徐集孙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寻访友人未遇时所作。首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能及时见面的遗憾;颔联用典,诗人想象与友人不期而遇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颈联以景结情,诗人夜宿孤舟,梦见友人,表达了作者与友人虽不能相见却心心相印的深情。尾联写诗人在小溪边独立,回首见篱笆上还挂着几枝横斜的树枝,寄托了诗人对春天和生机的期盼。全诗情景交融,情感细腻。 【答案】 ①首联
注释:在安静的窗户旁,抱着火炉逼得砚台都结了冰,冻死的苍蝇怪声扑窗而来。放下松竹,清静地思考着,直到吟灯吹灭坐到天明。 赏析:此诗以雪为景,以窗、炉、砚、蝇等物为象,以人的感受和动作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清寒的读书环境。诗中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雪夜清寂、宁静的心境以及在雪夜读书时的愉悦心情
客梦 人生总总汩浮荣,勘破令人厌宦情。 竹屋无时劳结梦,秫田何日遂归耕。 雨侵药灶莓苔长,秋透书台笔砚清。 渐老鬓毛犹未雪,此身犹及见升平。 注释: 1. 客梦:梦中的客人。 2. 人生总总汩浮荣:人生总是浮华而短暂。 3. 勘破:看破,理解透彻。 4. 厌宦情:厌倦官场的情怀。 5. 竹屋:用竹子建造的房子。 6. 秫田:种植高粱的土地。 7. 雨侵药灶莓苔长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特地寻君选佛场: - 特意:表示有目的性、计划性的寻找。 - 寻君:指的是拜访某人,这里特指诗人去拜访僧人。 - 选佛场:选择佛教场所,可能是为了参拜或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2. 行行踏遍古苔荒: - 行行:形容行走的频繁和广泛。 - 踏遍:走遍每一个地方。 - 古苔荒:古老的苔藓覆盖的地方,可能暗示着岁月的沧桑感。 3. 不因坐石贪搜句: - 不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作者写作意图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中的内容来分析。比如“山林冷澹气涵秋”“泠泠一派源头水”一句,是诗人在写景,写出了清溪两岸的山峦和树木,以及溪水的清凉和清澈。 【答案】 注释: 不比江湖汗漫流,山林冷澹气涵秋(清溪与江湖不同,它不随处流淌,而是有一股冷澹之气。) 泠泠一派源头水(溪水清冽,源头的水清澄明净。)
【注释】 闻鹤:即《闻鹤》,作者以闻鹤自喻,表示自己志行高洁、清雅脱俗。 华表:古代宫门前用来报时的铜柱,又名雀标。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西面的青山上,相传是晋代隐士陶潜隐居的地方;又传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别墅。 夜半(bèn):深夜。 冷:寂静无声。 风静:风停息了。仰天鸣:仰面鸣叫。 蕙帐:用香草装饰的帐子,比喻高雅的生活环境。 湖阴:指浙江湖州一带。这里泛指江南一带。 爵:古代一种饮酒器
【注释】 高蹈:超脱。 争鸣:互相鸣叫。 初无识见偏容喙:一开始,没有见识,却偏要学鸟鸣叫。 风露:指自然界的风和露水。 “所谈”句:说的都是不关人事的事情(这里指闲适的生活、清静的环境)。 逆耳:不顺耳,不合人意。 【赏析】 这是一首咏蝉的诗,借吟咏蝉的高洁品格,寄托诗人不愿与黑暗势力合作的心情。 首联先写蝉在槐树与柳树枝条上高傲地挺立,高声地鸣叫着,直至太阳西沉;颔联写蝉虽不懂世事
【注释】 吟誉先君:指颂扬先人。葛岭:在浙江杭州,因有葛洪炼丹遗址而得名。 几年:多年。千里客:远道来客。九原:古代称帝王的墓地为“九原”。这里借指坟墓。 琴砚遗儿远:把儿子留给他的琴和砚都带走了。 棺衾:棺材。 玉楼:代指高官显贵之居。天上事:指死后的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吊唁诗。诗人对李山房的去世表示哀悼,并对他的儿子也寄予厚望。全诗感情真挚,哀婉动人。 首句“吟誉先君者”
乍晴 吟情天远倚阑干,声歇鸣渠雨乍干。 只为湖山居宦舍,却因笋蕨忆家餐。 燕窠出子春游懒,灯烬开花夜话残。 收拾柳绵囊楮被,麦秋犹有一番寒。 注释: 乍晴:突然晴朗了。乍:忽然。 吟情天远倚阑干:在天空中遥望,情感寄托于诗词之中,心情飘渺不定。 声歇鸣渠雨乍干:鸣渠的雨水刚刚停歇,声音戛然而止。鸣渠:指鸣泉、溪水。 只为湖山居宦舍:只因我居住在湖泊和山林之中的官舍里。 却因笋蕨忆家餐
【注释】 雨作:即《雨作》。薰(xūn)风:微风。断篱:指断败的篱笆,用以比喻衰颓的门户。犹自:仍然。凄凄:凄凉哀伤的样子。数日:几天。过:经过。终朝:整天。鹤栖:指白鹤栖息。云:云雾。浓:浓密。水泛:指水势泛滥成灾。板桥:木石结构的桥梁,也指小河上的简易桥梁。秫(shú):高粱。荷(hè)犁:耕田用的翻土工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大历三年(768年)春,在夔州所作。诗人写景抒情,寄寓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