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琮
落叶阑干小立时,诸公慨想到腰围。 但知官饼堪为饵,不识人间有钓矶。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落叶的阑干和诸公的感慨,表达了对于官员们只知享受而不知民生疾苦的批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和对清廉政治的向往
【注释】 献可:指诗人的朋友,名字不详。约:邀请。阻雨:被雨阻住,不能成行。短篷:小船。晓来:早上醒来。何事:为什么。山林只合闲人到:只有山野闲逸的人才能到。不入时官眼界中:不被当时的官府所重视。 【赏析】 《献可约游北山阻雨》是宋代文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诗人和朋友相邀出游,在北山湖边乘船观景,却被风雨阻隔,只好折回的故事。全诗语言质朴自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七言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在仕途上的困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释义: 1. 苦无官况莫来休 - 意为“苦于没有官职而无法休息”。这里的“苦”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2. 羞见傍人说宦游 - 意为“羞愧于与旁人谈论关于官场的事情”。这里的“官游”指的是官场生活。 3. 九十日秋蛩共语 - 意为“秋天的蟋蟀在夜晚低声诉说着”。这里的“秋蛩”指的是秋天的蟋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平时加强积累,识记并理解课内所学古今中外的诗文名篇,同时注重对一些名句的理解,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仿写。本题中需要考生熟读诗歌,然后根据内容默写下来,最后再核对一遍。本题中“赵居父”是作者的朋友,字子真,蜀州人氏,官至左丞相,谥文定。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他的,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 【答案】 喜君西上入东川(注释:喜君,指赵居父。君
【注释】 独醒午坐:独自清醒地坐着。小槽停溜务厅闲:小槽里停止流泻的水声,在政务厅显得格外安静。幕府文书:指官府文书工作。省却:免去。竟日裴回:整天徘徊不去。裴回:徘徊的样子。无俗意:没有世俗的杂念。竹外有秋山:竹林外露出一片秋天的山色。竹外:形容竹子外面;秋山:秋天的山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公务闲暇之余,独自清醒地坐在政务厅中,静静地欣赏着周围景色时所做之事。诗的开头两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作者情感分析作答。 “调度如儒素,相门中所难”,大意是说他处理政务,如同儒生、书生一样有条理,但作为官宦之家子弟,却很难做到。这一句中的“调度”指的是安排事务;“儒素”即儒家的本色。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处理政务像儒生书生一样有条理,但作为官宦世家子弟
注释: 京华:京城。病中:在病中,形容生活清贫。 自移药鼎:自己把药炉移到床头。自移:自己移动。药鼎:指中药的煎药器。 桂玉:桂花和玉石,这里代指珍贵的药材。 分外愁:更加忧愁。 归计好:回家的好计划。计:打算,计划。 虽贫不向俗人谋:虽然生活贫穷,但不会去求取世俗之人的施舍。 僧曾带雨来看脉:一个僧人带着雨来给我看病。曾:曾经,过去。 仆为伤风懒上楼:我因为感冒而不愿上楼。仆:仆人
诗句原文: 秋来客裹几蹉跎,醉铗唯堪浩浩歌。 译文注释: - “秋来”指的是秋季到来时,诗人身处异地,感到岁月蹉跎; - “客裹”表示诗人自己身居他乡,客居异乡; - “几蹉跎”形容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让人感觉无所作为; - “醉铗”是一种古代的乐器,也指酒壶; - “唯堪”则表示只能勉强应对,表达一种无奈的情绪; - “浩浩歌”指的是高歌畅饮,表现出诗人尽管处境艰难
【解析】 “城西即事”即景抒情,以写景为主。诗的首句“清晓离家去路遥”,点出时间是“清晨”,诗人一大早就离开了家,离家的路很远,可见诗人对家乡的留恋之情。第二句“绝怜寒景太萧条”中的“绝怜”和“太萧条”两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景色的喜爱之情。第三句“松深渐觉风声紧”中的“松深”和“风声紧”两个词语,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之景。第四句“云动还知雪意销”中的“云动”和“雪意消”两个词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问题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秋山曾是共登临”,“秋山”指秋天的山,“共登临”指一起登上高处,即共同欣赏秋天景色。“曾”是过去的意思;“共”是指共同;“登临”指登上山顶,欣赏美丽的景色。“感慨兰亭后视今”,兰亭序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写的行书作品,后人以“兰亭”代称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