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可叔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浮梁金鳌山:这是诗的标题,可能指的是位于中国安徽省浮梁县的金鳌山。金鳌山以其独特的地理形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名。 2. 鳌骨分明露浅洲:鳌山的形状像一只巨大的鳌(传说中的海中巨兽),其骨骼清晰可见,在浅浅的洲岛上显得特别突出。 3. 登临几度泛虚舟:诗人多次登上金鳌山,乘着小船游览,享受宁静和美景。这里的“泛虚舟”意味着乘坐轻快的小船在水面上漂浮
正月晦日西归舟中作 宦情一片莫云浮,归兴双溪春水流。 惜别长官携酒盏,送行诗友候津头。 人方挟弹窥黄雀,我不知机愧白鸥。 数夕打篷风更雨,并无明月载空舟。 注释: 1. 晦日: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月末。 2. 归兴双溪春水流:形容归心似水,心情如流水般顺畅自然。 3. 挟弹窥黄雀:比喻诗人在官场中,像黄雀一样小心谨慎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4. 不知机:意指不懂得世故或机变。 5. 打篷
【注释】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一年佳节又虚逢,恼杀江湖白发翁:中秋佳节,却空欢喜一场,令人烦恼。恼杀,使……烦恼,是“恼”的意思。江湖,泛指民间。白发翁,年老的人。 滴梦欲残蕉叶雨,吹愁不断蓼花风:像被雨水打得快要破碎似的,梦境将要消失;风吹来阵阵蓼花的清香,使人愁情更浓。 阴晴明晦天无准,离合悲欢态不同:天气晴朗或阴沉不定,人生离与合、悲与欢各不相同。 聊买香醪作清赏
以下是为您生成的这首诗词的翻译: ``` 突兀霜崖俯雪洲,时时登览唤渔舟。 溪分南北地初合,月在山间天共流。 三两可人曾此会,百千年后复谁游。 桑田不变金鳌健,只恐吟翁白尽头。 注释解释: - 突兀:形容山峰陡峭,高耸入云的景象。 - 霜崖:指的是被霜覆盖的崖壁。 - 俯雪洲:俯视着飘落的雪花覆盖的江洲。 - 时:不时。 - 登览:观赏,游览。 - 呼:呼唤。 - 溪:溪流。 - 南
穷达 穷通岂无定分?逢迎枉费腰肢。 人情如剡溪之纸,世事似浙江之潮。 冻井汲水和冰,寒山带雪樵。 子云虽寂寞,庄叟得逍遥。 注释: 穷达:指贫与达,即穷困与否。 宁无分,难道没有定数吗?逢迎,迎合。 折腰:弯腰行礼。 剡溪:在浙江嵊州,为浙江第一大河,流经嵊县、诸暨、萧山等县。剡溪的水质非常清澈,人们常用它来洗刷纸墨,故有“剡溪纸”之称。剡溪之水寒冷刺骨,人常取之取暖。 浙江:指钱塘江
东上拜罗首墓 驿道百年墓,征衣四世孙。 冲风行木叶,藉雪拜松根。 老觉貂裘敝,贫惟铁砚存。 倘徼先世福,犹足醉丘原。 注释: 东上拜罗首墓:向东上前行拜谒已故的罗首墓。罗首墓,即罗首的墓地。 驿道百年墓:在驿道旁的长眠着一位百岁老人。 征衣四世孙:穿着征战的衣服,是第四代的子孙。 冲风行木叶:顶着狂风行走在飘落的树叶中。 藉雪拜松根:踩着积雪去拜见松树的根部。 老觉貂裘敝
小驱满砄是尘埃,逢好江山眼为开。 贺老生涯鉴湖曲,希夷别墅白云堆。 欲寻溪叟挐舟去,却被山灵勒驾回。 忆共吟边曾有约,夜深应晤抱琴来
收来老茧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 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 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 闻得上方存节俭,区区欲献野人芹
袍剪新蓝衬淡黄,官宣粲粲照巾箱。 倩人细熨波涛皱,为我重缝云雾香。 入手虽轻荣赐重,此身差短感恩长。 微忱称报惭无路,空把山龙补舜裳
舟在中流进退难,发虽种种此心丹。 死为元亮终书晋,生是留侯本事韩。 贫贱不忧知有道,乱离最幸是无官。 岁寒谁似东篱菊,禁得投簪日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