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闻诗
《大夫松》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代的徐夤。下面是对该诗句的具体分析: - 原诗: 秦皇昔上上霄峰,正恐行行憩此松。 莫道大夫惟爵五,误恩疑更有加封。 - 翻译: 昔日秦始皇登上了最高的山峰,他担心行走间会停下来休息在这颗松树旁。 不要说这位大夫只有五级的爵位啊,他的赏赐可能比这还要多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和大夫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情感。 关键词解释 1
【注释】: 何事何年敞此门,望中白浪涌山根。 ——何事何年:什么时候;敞此门:打开此门;望中:从远处看。这句是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开此门的。望中白浪涌山根。 ——望中:从远处看。这两句的意思是:不知什么时候打开了此门,远望中只见江面上白浪滚滚,像奔涌着的山根一样。 不知阳鸟攸居处,日落风高万橹奔。 ——阳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这里指代江中的船只。攸:古同“悠”,长久。这句意思是
【注释】 漱玉亭:唐代白居易在洛阳修建的一座园林建筑。白居易曾在诗中描写:“有龙衔水下层霄,俯视浮屠漱海潮。净倚栏干清耳目,笙篁声里落琼瑶。” 龙衔水:传说东海里有一条龙,名叫“虬”。它每年要吸海水来漱口。 浮屠:佛寺塔楼。 笙篁声里落琼瑶:笙篁是乐器名,笙、篁都是吹奏乐器。落琼瑶,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如落玉珠。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诗人的眼睛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鹤去凄然一古杉 - 鹤去凄然:形容鹤离去后留下凄凉的景象。 - 一古杉:指一棵古老的杉树。 2. 傲霜凌雪几年间 - 傲霜凌雪:形容树木在严寒和冰雪中依然挺拔。 - 几年间:指这棵古杉经历了多年的风霜雨雪。 3. 若非一种灵根异 - 若非:如果不是。 - 一种灵根:一种特殊的、神奇的根。 - 异:不同寻常,非凡。 4. 安得青青不改颜 - 安得:如何能够。 -
射亭 射圃亭开郡治东,栾城二咏纪元丰。 品题一出大儒笔,观者于今矍相同。 注释: 1. 射圃亭:位于郡治东侧的一座亭子。 2. 栾城二咏:指东汉末年诗人陈琳(字孔璋)和应玚(字德琏)所作的两篇咏史诗《咏史》和《登台赋》。 3. 纪元丰:指的是在这座亭子上刻下了“元年丰”这几个字。 赏析: 射亭是射圃亭的简称,是位于郡治东部的一个亭子。这个亭子之所以能够名扬四海
注释:云锦阁和梯子一样是旧时的游历地,现在又可以供我们欣赏美景了。不要说公务繁忙,私事缠身,我要在五老峰前尽情畅饮一番! 赏析: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云锦阁的美景,不禁想起旧时和朋友一起游玩的情景,感叹时光荏苒,友情依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的体现
注释: 小阁:指楼阁,此处借指山腰的松桧。 一阁睨高空:楼阁在高处俯瞰。 倚槛幽奇景莫穷:倚靠在栏杆上,看到的美丽景象无穷无尽。 好是山腰抱松桧:最好的地方是在山腰处有松树和桧木。 一屏玉琢白云中:像屏风一样美丽的景色在白云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楼阁在高处俯瞰时的景象,以及山腰处松树和桧木的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注释: 折桂新亭:指的是新亭,相传晋王羲之曾在这里赏桂,并题写了有名的“兰亭序”。 一亭屹屹睨其中:一座亭台屹立在中间。 蓬莱弱水眼前是:眼前的蓬莱弱水就是蓬莱山和弱水流。 不必思航大海东:无需思念远航至东海。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新亭的风景。诗人站在新亭,面对着三江背五峰,一亭屹立于其中。眼前的蓬莱弱水就是蓬莱山和弱水流。诗人并不需要去思考如何从这新亭出发去航行到遥远的东海
【注释】 1. 卧龙潭:位于今湖北襄阳市,因汉水支流樊江中有一块巨石形如卧龙而得名。 2. 山分巧石叠玲珑:指卧龙潭周围群山中巧石众多,宛如玲珑剔透的玉器堆积。 3. 烟幕云屏閟几重:指卧龙潭周围山峦如烟云般笼罩,层层叠叠,仿佛是屏障一般。 4. 有竹参天长鳞角:指卧龙潭周围的竹林高大茂密,如同长着鳞片角的巨兽一般。 5. 欲陪高卧碧潭龙:意指竹林茂盛,想要陪伴高卧在碧水潭中的龙。 【赏析】
注释: 嗟乎老子启精蓝,树底下的藤萝手自芟。 遗爱不教终断绝,山前山后长新杉。 译文: 唉,我的老师啊!你开启精蓝,树下的藤萝手自芟。 你的遗爱不教终断绝,山前山后长新杉。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的诗。诗人借题抒怀,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和怀念之意。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