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兰
回首江南事已非,故家庭院锁重围。 柳塘西馆斜阳里,只有当时燕子飞。 注释: - 这首诗的首句“回首江南事已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变化的感慨。 - “故家庭院锁重围”描绘了诗人记忆中的家庭环境,暗示着过去的温馨与现在的孤独对比。 - “柳塘西馆斜阳里”通过描写一个特定的场景,即在柳塘西馆的斜阳下,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只有当时燕子飞”则是一个象征
注释: 辞别朝廷,回到乡间,谢绝荣华富贵,归隐田园 迎接春天的到来,却非昔日的自己 功勋卓著,传奇名声,与乡里知己共享快乐 披开衣襟长啸,静默面对平静的湖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辞官回家后,与同乡老人一起在城东燕集时所作。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
舟泊东津 江月东生江水西,鹧鸪啼罢子规啼。 孤舟老病思年少,走马春游杨柳堤。 注释: 1. 舟泊东津:船停靠在东边的渡口。 2. 江月东生江水西:月亮从东方升起,而江水在西边流淌。 3. 鹧鸪啼罢子规啼:鹧鸪的叫声停歇,而子规(杜鹃鸟)的叫声响起。 4. 孤舟老病思年少:孤零零的小船载着我这个年老体弱的人,怀念着年轻时的时光。 5. 走马春游杨柳堤:骑马在春天的堤岸上游玩。 赏析:
【注释】 神鳌(nóng):神话中的大龟。 别:指离别的时节。 双溪:在浙江温州,两水汇合处称双溪。 芦花:即芦花秋,泛指秋天。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赠给友人周伯温的。首句用典表明作者与友人志趣相投,不因暂时的相聚而满足,还要继续探求;第二、三两句写他们相聚时的情景和心情。“夜来”四字写出他们深夜相遇,欢聚一堂,畅叙心曲。末了以秋月明月,芦花飘荡,别有一番情趣作结,寄寓着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注释】杂兴:即《杂咏》,一种诗歌体。挝鼓:击鼓。卖春鲜:卖春天里的新鲜物品,这里指河豚。河豚,又叫气泡鱼,春季时浮在水面上,像气泡一般。二三月:二月、三月为春月。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湖赏景的愉悦心情。首句“网船挝鼓卖春鲜”,点明时节是春天,诗人乘着小舟,在湖面上游玩,听到岸边有人在敲打船鼓叫卖春日的新鲜物事。第二句“两岸桃花色更妍”,点出诗人游赏的是风景秀丽的西湖,他站在船上
注释: 1. 重题砚山清隐图:重新题诗赞美砚山的清幽隐逸。 2. 野树:野外的树木,泛指山林。 3. 溪岚:溪边山中的雾气,岚:雾气。 4. 墨华寒落砚池秋:墨水像秋天一样冷峻地落入砚台的水池中。 5. 摩挲:用手轻轻触摸或抚摸。 6. 山阴路:山的北面的道路,暗指隐士之路。 7. 曾泛鹅群醉里游:曾经泛舟在鹅群之间,醉酒般地游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林隐逸生活的诗
【注释】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俗称布谷。啼声哀切,故有子规之名,古人常以之代表悲苦之声,此诗首句即写子规的啼声。 春馀:春天将尽。 杨柳飞花:柳絮随风飘散。 雪不如:不如雪花飘洒。 客旅:指在外作客的人。 程路:行程。 夜来:昨天晚上。 梦访:做梦去拜访。 故人:老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之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小诗。首句用“子规啼处”点明地点和时节,是说杜鹃鸟在鸣叫了
杂兴六首其一 【注释】柴门:指简陋的门户。科役:官府差役。蚕茧:指养蚕缫丝。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家生活、反映农家劳动辛苦和农事繁忙的诗。开头写“别后柴门莫乱开”,即告诫家人不要在农忙时节随便打开柴门,以免影响生产;“公家科役日相催”是说官府差役每天上门催促,催逼他们尽快完成农事任务,以应付官府的赋税徭役。“家人若问归期候,蚕茧缫时去定回”,意思是家里人要是来询问什么时候能回家
天涯缥缈暮云迷,春雨江南草色齐。 路上行人多少恨,从今休听子规啼。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叶兰的送钱朝阳还沔上十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的画面,通过对夕阳、细雨和江边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1. 天涯缥缈暮云迷 - “天涯”指的是辽阔的地域或远方,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钱朝阳远行的地点感到遥远和难以捉摸
【注释】 醉拥青绫怯夜凉:醉后紧抱青绫衣,害怕夜的凉意。 小奴移棹泊横塘:小丫鬟移动船桨在横塘停歇。 波光如洗月华白:水面波光清澈如同洗涤一般,月光映照出洁白的月影。 簌簌芙蓉两岸霜:荷花在两岸轻轻飘落,犹如沾上霜雪的花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首句点明题旨,次句描绘夜景,第三句写月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第四句以“簌簌”形容荷叶轻摆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