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过雨后山中作》,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释义: 1. 过雨收残暑,西来水似天。 - 过雨:指经过一场雨。 - 收残暑:意为夏天的暑气已经消散。 - 西来水:指的是西边来的水,可能是指河流或溪流。 - 水似天:形容水的清澈透明,好像天空一样。 2. 秋风生柁尾,明月落尊前。 - 秋风:秋天的风。 - 生柁尾:舵的尾部,这里用来形容风吹动的情景。 - 明月:月亮。 - 落尊前
归越次郯九成韵 雪消汀草碧,行子理归舟。 落日千山暮,清江万里流。 萧萧鸣去马,渺渺没轻鸥。 自笑清狂者,真成汗漫游。 注释: 【雪消汀草碧】:指冰雪融化,汀草变绿。 【行子理归舟】:旅人整理好船具准备返程。 【落日千山暮】:夕阳西下,山峦在傍晚的余晖中显得苍茫而遥远。 【清江万里流】:清澈的江水流淌不息,仿佛有千万里那么漫长。 【萧萧鸣去马】:马儿在秋风中长啸,声音凄凉。 【渺渺没轻鸥】
【注】子章:姚子章。黄道外,指黄道以南的地方。紫微中,指紫微垣内。双屐:两山之间的云。一蓬:西湖上的雪。重来:再游。 此诗首联点题,写友人东游去;颔联写天枢黄道之外、星使紫微之内;颈联写北岫云间和西湖上的景色;尾联写朋友再来此地时不要匆忙离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与好友姚子章一起登高望远而作的赠别之作。 “之子东游去”,这一句直点出诗人要送别的对象——友人姚子章
【注释】 阑干:栏杆。越王台:《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越王勾践曾筑台于山巅,以观夫差动静。超览楼即此楼。 高倚:高耸、倚靠。百粤:泛指广东一带。 御风:乘风。凉:凉爽。 问月:望月。酒停杯:饮酒至醉欲睡,故以“停杯”喻。 谈空:谈论佛教禅宗之空理。 【赏析】 《题超览楼》是一首七绝。诗人登上越王台,凭栏远眺,极目远山,心旷神怡;举目四望,水天一色;举杯畅饮,心旷神怡;登临高处,放眼天下
【注释】 圣化:指唐代皇帝唐玄宗。开元:唐玄宗年号。文星:指文学之星,即文人墨客。入台:登上帝王的宝座,指登科及第。梁王:唐玄宗时诗人李白自称。贾谊:汉文帝时大臣、文学家,因被贬为长沙太傅而流寓江南,后归洛阳。多才:有才华。江草:长江上的水草。迎人远:指水草远望如人的衣袂飘动。宫花:宫殿里的花草。近马开:指宫中的花朵近在马前开放。君门:君王的大门。雨露:恩泽,恩典。得意:称心如意,意气相投。
平远楼 面对酒光川光湿润,钩檐爽气浮荡漾。 大地从天际没入水,水面近岸水流向远方。 树叶茂密烟雾笼罩寺,苹花生长绿满满洲。 幽人有美好兴致,在这里登高望长亭
杨柳树头双鹁鸪,雨来逐妇晴来呼。 鸳鸯到死不相背,双飞日日在西湖。
侬家住在涌金门,青见高峰白见云。 岭上已无丞相宅,湖边犹有岳王坟。
梧竹幽深霜未陨,置酒高堂洗嚣坌。 菊英已泛紫霞觞,桂子尚飘金屑粉。 春潮晕脸笑颜酡,远山入眼修眉近。 颠风折岳江倒流,人间何事糟丘饮
玉山之堂俯吴甸,对酒凭高发清兴。 碧梧翠竹昼生阴,金碗蔗浆寒欲凝。 亭亭双凤踏长筵,寂寂孤莺度深径。 请君更尽双玉壶,绛蜡银屏破昏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