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钜夫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 去天万里此相遭,揽辔无功敢告劳。 剩贮冰霜消瘴疠,尚疑风雨隔清高。 一年花事成佳荫,二月春江息怒涛。 细嚼公诗如橄榄,挽回尘俗入风骚。 注释:我与你去天遥万里的地方相逢,我虽没有功劳却不敢说劳苦。你像贮存的冰霜一样消除了瘴疠之气,但我还担心这天气变化会阻隔你的清高。今年花开繁盛成为遮蔽阳光的好地方,二月初春风平息愤怒的波浪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 【注释】屴崱:山势高险。杖屦:步行鞋。想象:指对景物的想象与联想。 译文:你赠给我的《游鼓山四诗》,仔细阅读后仿佛置身于岞崱(山名)杖屦之间,我对此进行了想象并作了追和。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为友人寅夫写的酬答之作。寅夫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好友,两人交情深厚,王维十分欣赏他的诗歌才华,曾为他写过不少赞美之词
这首诗的作者为宋代诗人黄裳。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赏析: - 马蹄声中穿越尘世,带着温暖的气息到达七闽。"马蹄声中"指的是马的蹄声在尘土飞扬中传来,"七闽"是地名,指福建。"阳和"是指温暖的阳光,"到七闽"意味着温暖的气息抵达了福建。 - 山色翠绿,如同倚天迎接远道而来的好客。"山翠"描绘了山的颜色翠绿,"倚天"形容山高耸入云,"迎好客"表示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 春光明媚
【注释】 县郭:指县城。板桥:即木板桥。三五家:五六家的人家,形容村落稀落。西风:秋风。熟禾黍(shǔ):收割了的庄稼。陆地富桑麻:陆地上茂盛的庄稼和桑麻。去岁:去年。遭洪水:遭受水灾。高林带旧槎(chá):高高的树林中留下了去年漂流过来的木筏子。槎,木筏子。他乡:异乡。此生涯:这种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自述为官在外的苦况,表达了一种对故土、故乡的思念之情。 前四句写景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 注释: 寅夫(即张伯端):唐代僧人,诗人,道教人物。 鼓山: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 屴崱(yǐng yǎn):山势高峻的样子。 杖屦(zhàng jù):拄着拐杖,穿着草鞋。 想象:想象中的景色。 追和:跟随前人的创作进行创作。 用坚:张伯端的字。 重游:再次游览。 赏析:这首诗是张伯端对鼓山的一次游览的记录
【注释】 孤云:孤高的云。 渺渺从何起,亭亭只自飞。 孤云飘浮在天空,它独自飞翔。 朝随风鹤去,暮逐雨龙归。 早晨随风而动,像仙鹤一样飞翔;傍晚随雨而去,像龙一样隐没。 几度超沧海,多应点翠微。 几次超越大海的阻隔,多次飞向高远的山巅。 何时能借我? 什么时候才能借给我一双翅膀? 裁作羽人衣。 把翅膀裁剪下来做成羽毛人的衣服。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孤云”为题
诗句原文: 积学今成老,遗荣不待年。归心彭蠡外,客思蓟门前。孤棹随飞鸟,长河合暮蝉。知几诚可尚,忽别独凄然。 翻译: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我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年人,不再追求名誉和地位了。我渴望回到家乡彭蠡湖的外湖区,在那里我能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宁静的生活。每当夜幕降临,我在蓟门的门前徘徊,思考着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我独自一人乘坐一叶孤舟,看着天上的飞鸟,听着长河流水与黄昏蝉鸣交织的声响
诗句解释 1 圣主忧凶岁:皇帝担忧着凶年。 2. 真人下碧岑:武当山的张真人降临到碧绿如洗的山岭上。 3. 云辞武当黑:云雾从武当山上散去,留下一片漆黑。 4. 雨入蓟门深:雨水流入蓟门深处。 5. 独抱回天力:独自拥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6. 常存济物心:常常怀着救济万物的心意。 7. 两宫宣赐罢:两宫的宣旨赐物已停止。 8. 归鹤杳沈沈:归来的白鹤在深深的寂静中消失了。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把握。名句默写是中考的重点内容,默写时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扁”“蛟”“霞”。 【答案】 扁舟指会稽,海云迎棹起,江月照人低。 有道蟠龙虎,无生混鹜鸡。 何必武陵溪
天门山 万里弥漫地,天门据要冲。 乾坤大开辟,江汉此朝宗。 往事空多垒,千年只二峰。 舟人亦痴绝,遥认两眉浓。 【注释】 1. 万:形容广大无边无际。 2. 天门山:位于中国湖南省,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它以险峻著称,有许多传说故事。 3. 要冲:重要的交通要道。 4. 开辟:开垦、开发。 5.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是中国的两条重要河流。 6. 多垒:多指战争频繁或军事要塞。 7. 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