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恕
《次吕宗望韵》是元代诗人许恕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读诗句并加以注释和赏析: 1. 男儿跃马锦为衣:这句诗通过“跃马”和“锦衣”这两个元素,描绘出一种豪迈、英勇的形象。在古代文化中,马不仅象征着速度与力量,还代表着英雄主义。而锦衣则是一种贵重的布料,常用来制作华美的服饰。这里可能暗喻着诗人希望成为像英雄一样的人,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 顾我生还岂见机
《题潘氏画壁》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此诗为作者在长安应试时所写,后经友人转给潘好古,潘氏请贾岛题于壁上,并作诗相酬。 首联“浮空积雪拥千鬟,山崦人家俯碧湾。”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冬日山居图。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仿佛无数洁白的头髻,覆盖在青山之上。山间的人家,低矮而温馨,俯瞰着清澈的溪水,宛如碧玉镶嵌成的港湾。 颔联“飞阁卷帘高鸟外,夕阳流水古松间。”进一步展现了画面的美丽与宁静。飞阁高耸
这首诗的格式是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第一句“日日怀人坐草堂”,描述了诗人每天思念家乡,坐在草堂中的情景。 第二句“娄江一别已三霜”,表达了与家乡分离已经三年的时间。 第三句“花明古寺春联辔”,描绘了春天里,诗人在古寺中骑马游赏的景象。 第四句“雨滴空阶夜对床”,表现了夜晚在空旷的台阶上,对着床边沉思的心境。 第五句“感旧未将心事白”,表示诗人对于过去的事情还未能全部表达出来。
【注释】 百年多难寄殊方:指战乱频繁,诗人漂泊在外。 江草江花满意芳:江岸的草和江中的花都很美。 避地不知茅屋小:因避乱而逃到江南,对简陋的茅舍已习以为常了。 到家应念石田荒:回到家乡,应该怀念自己曾经开垦过的田地荒废了。 东吴秋夜思莼切:在秋天的夜晚,思念故乡的莼菜。 南国春来浸种忙:春天来了,忙着插秧。 野老倘分红稻粒,黄云应绕杜陵庄:假如有野老愿意帮助,可以分给我一些红稻米。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懒性长违雨露边 解析: “懒性”指的是性格中的惰性或懒惰,"长违"表示长时间未去。整句意味着因为懒惰而长期没有到雨露滋养的边陲之地,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渴望。 2. 此生何意叹流连 解析: “此生”代指整个生命。"何意"即为何意、为什么。"叹流连"形容因留恋而叹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经常亲近自然而感到的遗憾和惋惜。 3. 石田茅屋我所适 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诗句的含义,再结合写作背景来赏析。 本诗首联写去年今日重阳节雨丝纷纷,诗人还记得自己当时登山时步履迟缓;颔联写重阳佳节到来,又逢老境,故人还枉送佳作;颈联写自己登高望远,却因久坐细菊而筋疲骨倦,落叶飘零西风中也感到了年华易逝;尾联写有好心情相慰
黄山之南江水西,麦秋天气野阴低。 隔溪雨过催花落,绕屋云归伴鹤栖。 涤荡新愁须浊酒,扶持残醉有枯藜。 寄来妙句能相忆,那得樽前手共携。 注释: 次承文焕黄山醉归诗韵 —— 这是一首描写黄山景色和作者感受的诗。 黄山之南江水西,麦秋天气野阴低。 (黄山在南边,江水在西边;麦子秋天的时候,天气阴暗。) 隔溪雨过催花落,绕屋云归伴鹤栖。 (隔着山溪的雨滴落下,催促花朵凋零;环绕着房子的云彩归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大年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通过描绘人物、环境等要素展现一种幽美闲适的气氛。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喜无车马过柴门,弦诵琅琅竹树村。这句诗的意思是喜悦之情无需车辆马匹来传递,只需在竹树掩映的村庄里弹琴歌唱,即可表达心中的欢愉。 - 鱼跃乱流时倚杖,莺啼新绿昼移尊。这句诗的意思是鱼儿在乱流中欢快地跳跃,此时诗人倚着拐杖欣赏眼前的美景
秋帆冲暑过荆扉,喜得山人采药归。 青蔓引瓜茅屋小,白花吹稻海田肥。 萧条烟火三家墅,浩荡风尘一布衣。 我亦与君同避世,暮年踪迹莫相违。 注释: 1. 秋帆冲暑过荆扉:指秋天的船帆穿过炎热的夏季,穿过荆门(古时荆门是荆州城门,这里借指荆门或荆门一带)。 2. 山人采药归:形容山中隐士归来采摘药材。 3. 青蔓引瓜茅屋小:青藤缠绕在瓜上,简陋的茅草屋显得更小。 4. 白花吹稻海田肥
注释: 1. 笑折茱萸宴友朋,艰虞历尽总难胜:笑着摘下茱萸,与朋友一起庆祝,尽管历经艰难和忧愁,但仍然难以克服。2. 酒从此日殊方醉,山向明年故国登:在这一天,我独自饮酒,感到格外高兴,仿佛要在这远方的土地上醉倒。3. 白露黄花秋冉冉,碧云红树晚层层:秋天的气息渐浓,黄花渐黄,而碧云红树则在傍晚时更加鲜艳。4. 仲宣回首思乡切,更觉清霜两鬓增:想到家乡,我的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