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注释: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在白山之上,新筑的退居已经完工 满目平田飞鹧鸪 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田地,飞翔的鹧鸪如同白色的羽毛 晚风斜日好相呼 傍晚的微风和斜阳都很适合交谈 白头老衲当窗坐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和尚坐在窗边 眼处闻声会得无 他眼中所见到的声音都能理解,没有错过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首句"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描绘了诗人的新居环境,白山上人新筑的退居已经完工
【注释】 数间茅屋小桥东,野衲无言鸟语风。 清磬一声禅定后,柴门深闭藕花中。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僧人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寺院幽静的环境,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禅宗的敬仰和向往。 诗的前两句“数间茅屋小桥东,野衲无言鸟语风”,描述了诗人在石湖精舍所见的景色。这里用“数间茅屋”来形容寺院的简朴,用“小桥”“野衲”形容其远离尘嚣,远离世俗。接着,“野衲无言鸟语风”一句,以“野衲”指代僧人
白山上人新筑退居落成 茅堂新筑寺,垣西,即寺也。竹千竿绕碧溪,言其地之佳。 满径落花无过客,磬声才歇鸟声啼,写退居之静也。 注释:茅堂新筑指的是新建成的茅草屋(也就是寺庙)和围墙(就是寺院)。“修竹千竿绕碧溪”形容竹林茂密,绿竹围绕在清澈的小溪周围。“满径落花无过客”描绘了一条满是落花的道路,没有人经过。“磬声才歇鸟声啼”描述了寺庙中的石磬刚刚停止响起,鸟儿就开始鸣叫。赏析
广州元夜歌 铁砚磨穿不惮劳,桃花浪里钓金鳌。 只因整顿衣冠去,不怕龙门万丈高。 一、诗句释义 1. “铁砚磨穿不惮劳”:描述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不畏艰苦地磨砺自己的才华和学识。这里的“铁砚”象征着坚韧和毅力,意味着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挑战,诗人都将持之以恒,不断进步。 2. “桃花浪里钓金鳌”:描绘了诗人在繁华世界中仍能保持清高脱俗的态度。“桃花浪里”象征了世俗的纷扰与诱惑
【注释】 送孟行弟北上:孟行的弟弟即将北上。 冬月梅花斗雪新:冬月,即冬天。斗雪,与白雪相比。新,指梅花刚开放。 一枝折赠计偕人:一枝,指梅花的一枝。折赠,意为赠送。计偕人,即同行的人。 北梅不似南梅好:北梅,即北方的梅花。南梅,南方的梅花。好,美好。 灼灼先开万国春:灼灼,形容梅花鲜艳夺目的样子。万国春,意指梅花盛开,如同春天到来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孟行在寒冬腊月中
【注释】 詹仙:指张九龄,字子寿,唐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曾任右拾遗、中书舍人、中书侍郎等职。因与李林甫有隙,被贬为荆州长史,后官至太子太傅。计偕:即“偕计”,指同僚共事。 延陵季子:春秋时吴国人季札的谥号。《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访问孔子,曾称赞孔子贤于鲁君,孔子则说:“我非鲁君之宗子也,又非周之诸母弟也。”后以“延陵季子”比喻才德超群之士。 笑歌:欢笑歌唱。 山中:此处泛指隐居之地。 青云
【注释】 1. 三策天人:指孟行弟有卓越的才能,像天和人一样。 2. 掞俊才:张扬才华。 3. 锦袍:用彩色丝线制成的衣服,这里指官服。 4. 杏花开:春天的杏花盛开。 5. 三年省觐:三年一次的朝觐。 6. 知应免:知道应当免除。 7. 刚好而翁:恰好遇到父亲。 【赏析】 《送孟行弟北上》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孟行弟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三策天人掞俊才
注释:在桃溪的西面偏旁,新开了一个绿意盎然的别墅。我打算写一首诗给闻泽春。 石路斜通薜荔墙,碧桃深闭读书堂。 落花满地何曾扫,尽得游人屐齿香。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闻泽春的好友李郢在春天去桃溪游玩时所作。他先描绘了桃溪的美丽景色,然后表达了对友人开新居的祝福。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注解】 青:指代青州,即今山东省西部。齐:指代齐国,即今山东东部一带。 缧(léi)绁(xiè):用绳索捆绑犯人,这里指监狱。 辔(pèi):马嚼子,缰绳。 【赏析】此诗作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胡大灵是当时青州刺史兼京东东路兵马都监,与幼子同去青州任官。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之时所作。首句说,暂且从驿道驰向红尘,此行无需再问津途。“暂”字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表现出他送行的急切之情
注释: - 从我:跟随我。 - 岂惟:不仅仅是,不仅只是。 - 门弟子:指胡大灵的门徒或弟子。 - 车:这里指的是胡大灵的车。 - 共载有佳儿:共同载着优秀的儿子。 - 知过阙:知道过错的地方。 - 趋庭:指到庭堂前向父母请教。 - 小子:小儿子。 - 才当学礼诗:才能学习《礼记》《诗经》之类的书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朋友时,对朋友的教诲和教导表示了深深的感激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