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昌
注释: 守道还如周柱史:坚守正道就像周朝的柱史(指周公旦)一样。 著书曾学郑司农:著书立说曾经效仿郑玄之学,即学习过郑玄的学问。郑玄字康成,是东汉经学大师,对《周易》、《三礼》等都有精深的研究,并有著作传世。 赏析: 此联为集句联。上句用典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意为
【注解】: 别裁:另外裁取。伪:虚假的。亲风雅:亲近高雅的文学。遍谒名山:走遍天下名山。适性灵:适合性情的情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读书治学的一种看法,认为读书要读好书,多读好书,读好书才能提高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的知识。全诗四句八句一韵,结构紧凑,语言凝练,意蕴深刻,富有哲理
注释: 诗翁:指李白,以酒喻为诗,故称。 爱:钟爱,喜欢。 如渴:形容迫切。 草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别墅。 少花:缺少花朵。 今欲栽:现在想要栽种。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表达了对两位诗人的喜爱之情。前两句是对李白和杜甫的赞美,后两句是对两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位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
【解析】 这是一首集句联,上句“万卷藏书宜子弟”一句出自清康熙皇帝的《御制书堂四咏》之一,下句“一日过海收风帆”引自唐人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家中有丰富的图书,可让孩子们阅读学习;在海上一天就可以到达远方。 【答案】 释义:家中有丰富的图书,可让孩子们阅读学习;在海上一天就可以到达远方。译文:家中有丰富的图书,可让孩子们阅读学习;在海上一天就
【解析】 这是一首集句联,由“曲江山水闻来久;庾信文章老更成”两句诗的句意可知作者的用意:赞美江左才士。第一组“闻”,字义有“知道、听见、闻名”等含义。第二组“老”,字义有“年老、年长、老练”等含义。“闻”与“闻”相呼应,“老”与“老”相对应,这两句话是说:曲江一带的风景名胜早已闻名遐迩,而且风景之美,更是历久不衰。 【答案】 ①曲江山水闻来久:曲江一带风景优美,早就闻名遐迩了。②庾信文章老更成
【释义】: 离骚是屈原的杰作,也是我的写作素材。文章要典雅,就以《诗经》为宗。 【赏析】: 这是一首自谦诗。诗人在写自己诗歌的时候,常取用屈原的《离骚》,有时也用其他典籍,如“集句联”,就是如此。他自诩自己的作品,既典雅又不俗气,因此说“文章尔雅称吾宗”
诗句输出:春工遇物初不择;酒圣于吾亦庶几。 译文:春天的工匠遇见任何事物都不会挑剔,酒圣在我也会尽力接近。 注释:春工,春天里的工匠,比喻具有春天般的生机和活力,对万物都持有包容之心。遇物初不择,意指无论遇到何种事物,都会以最真诚的态度去接触、去接纳。酒圣,酒中之圣者,比喻饮酒之人技艺高超,能够品鉴出酒中的真味。于吾亦庶几,表示对我来说也差不多,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豁达
【注释】 集句联:用前人的诗句,加上自己的名字。 新诗:新作的诗。 鹦鹉:鸟名,羽毛艳丽,善于学人语。 秃笔:没有墨水的笔。 扫:涂抹。 骅骝(huá qiú):骏马,这里指良驹。 赏析: 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自把新诗教鹦鹉”,下联“戏拈秃笔扫骅骝”,是作者与友对句。此联上下两结都以鹦鹉为喻,寓人与动物的关系,上联说教鹦鹉写诗,下联说画骏马。 上联中的“新诗”二字,暗含着作者自己的作品
注释:只有品泉胜过饮酒,劝人不要栽种桑树而栽种竹子。 赏析:这是一首集句联,将“酌酒”、“栽桑”和“黄竹”、“泉水”等词汇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诗句中的关键词“酌酒”、“栽桑”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前者是追求快乐、享受生活的态度,后者则是过于功利、盲目追求物质欲望的态度。而“黄竹”、“泉水”则分别代表着清雅脱俗、宁静致远的品质,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释义】 多次询问船上的船夫,为什么没有把制作的船只留下;又怎么没有书信送到你的公卿府中呢? 【注释】 集句联:即集联。指将诗句、对联、格言、警句等摘抄下来,编组成一副对联或条幅。 留制作:指船夫在航行中遇到危险时,把船划到岸边,让乘客安全上岸。 公卿:旧时指高级官员或贵族,这里泛指显贵。 【赏析】 此诗为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之情。全诗以问句开头,设身处地地为朋友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