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温
注释翻译: 在江边,高高的亭子上写着“四水”的名号。山的顶端,有座寺庙占据着三隅。 赏析: 诗中的“四水”指的是四座山峰。而“三嵎”则是三个山坞的意思。作者在描绘这座亭子时,用“危”字突出了其高峻挺拔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在描述山头寺庙时,则用了“占”字,表明了寺庙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和特殊。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
注释翻译: 千载:千年。登真:登上仙境或达到极乐的境界。谢自然: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惠。半山:半山腰。遗迹:遗迹,指前人留下的遗迹。号金泉:称为金泉,指金泉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赞美了金泉寺的美景
注释: 其五:诗的第五首。楼外:指城楼之外,此处泛指远方或外面。江山:指自然景观,即外面的山河大地。无限好:美好得无法形容。能得几回看:能有几回能够看到?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时光的珍惜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于时间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注解】 充城:即成都。繁盛,指人口众多,繁华兴旺。 冠:位居首位。东川:四川的东部地区。 【赏析】 这是一首写蜀地繁荣的诗。“其八”,是说这首诗共有八句。首句点明主题,次句写成都的繁荣,三、四两句写成都人口之多,五、六两句写成都的繁华,七、八句写成都在蜀中的地位。 【译文】 成都的人口比得上四川东部地区的人口还要多,成都的繁华胜过了其他城市
注释:春天逝去了,秋天又到了,好风光的月色和景色让人心醉,比庾亮的楼更胜一筹。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古怀人的佳作。全诗通过对庾亮故居楼阁风月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故友之深情,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相生,情意盎然
注释:秀美的亭子就建在靠近山崖的亭旁,我站在此处回头望去,郡城的高墙高耸入云霄。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站在亭边回首,看到郡城高耸在水云之间,显得十分壮观。这种描绘手法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人对于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充城:指成都。小成都:成都别称,因为成都四周环绕的山丘形如城池,所以称为“小成都”。 【赏析】本诗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把成都比作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小世界,既写出了成都的秀美,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成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注释翻译:今天,人们纷纷出城送别这位曾经的州官。 赏析:此诗写饯行之盛况,首句点明饯行的时间和对象;二、三两句描写饯行的场面;末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注释与赏析: 句 其二 阆苑南边第一州,江山胜绝对城楼。 注释: 阆苑:指神话传说的仙境。 南边第一州:指南边的第一名州,即南川。 江山:指自然山水,这里指南川的自然风光。 胜绝:极美、绝伦。 对城楼:面对城市高楼。 赏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前两句“阆苑南边第一州,江山胜绝对城楼”描绘了诗人家乡南川的美丽景色,以及他站在城墙上俯瞰家乡美景的心情。后两句“山光染水色
注释:白发苍苍的老守没有情趣,不解欣赏春景只是关门闭窗。 赏析:此诗为杜甫的《绝句》之四,诗人通过白头老守闭门不见春景的形象,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句“白头老守无风味”,以白头老守为对象,描绘了他闭门不出、毫无情趣的画面。次句“不解寻春只杜门”,则进一步揭示了他闭门的原因——不解寻春。而第三句“草长莺飞二月天”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美好描绘,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