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谏
诗句解释: 1. 游雁山与桥侄(注释1):游览雁山并和侄儿一起游玩。 2. 天柱峰前多古木,芙蓉庵下仙人宿(注释2):天柱峰前有许多古老的树木,芙蓉庵下有仙人居住。 3. 春风吹落碧桃花(注释3):春天的风把碧桃花瓣吹落。 4. 子规啼裂山头竹(注释4):杜鹃鸟在山谷中鸣叫,声音像在裂开竹子一样。 5. 十年来往龙湫上(注释5):我在过去十年间多次前往龙湫山。 6. 一两芒鞋一枝杖(注释6)
【注释】 乘槎图:传说汉武帝命人乘槎(木筏)向天河探听牛郎织女的相会之地。此图描绘了张骞乘槎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神话故事的赞美之情。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神话传说的七言诗句。诗人以张骞为题,借古喻今,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历史的感慨。 开头两句“仙人御风行万里,九土茫茫尽烟雾。”描绘了一幅神仙驾着祥云在万里之外自由翱翔的画面,展现了仙人无惧风雨、勇敢探索的精神
江村即事 江头拳石稳且平,水光不动江无声。 沙头细草树阴密,白鸥自傍沙边行。 野色萋萋及春暮,浮云片片随风生。 老态疏慵厌尘事,钓竿且复寻沧溟。 注释: 拳石:形状如拳头一样的石头。 萋萋:茂盛的样子。 沧溟:指大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村春色的诗。首联“江头拳石稳且平,水光不动江无声”,写江边的岩石如同拳状般稳固而平整,江面上的水流平静无波,映衬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颔联“沙头细草树阴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山水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大山若游龙,蜿蜒直落苍海中。 - 注释:形容山峰如同游动的龙,蜿蜒曲折地直入苍茫的大海。 - 赏析: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连绵起伏的山峦比作游动的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雄伟和气势。 2. 小山若奔马,迟回蹴踏青云下。 - 注释:形容小山如同奔跑的马,缓慢而坚定地行走在天空之下。 - 赏析:这里通过比喻,将小山比作奔跑的马
秋水鸂鶒图古石斑斑簇纹藓,树叶苍苍著秋浅。 鸂鶒沉浮水气凉,桂花散落天香远。 年华易谢秋易残,伤心不独凋朱颜。 宋玉如今巳尘土,空有辞赋留人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特点和美感。首先,“古石斑斑簇纹藓,树叶苍苍著秋浅”两句诗描绘了古石上的苔藓和秋天的树叶。古石上的苔藓斑驳而富有层次感,而秋天的树叶也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黄色,仿佛是秋天的颜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首四句:“桑下雉鸡图”,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华虫刷羽骄春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力量;雄飞呼雌下山梁,则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大地之上,生机盎然。 接下来的两句:“灌木丛花动颜色,锦云烂漫呈天章。”则是对这幅画面的具体描绘。灌木丛花动颜色,形容了春天的景色变化多端,而锦云烂漫呈天章,则是对春天色彩斑斓
译文 今天是若耶溪,不见采莲女,但见荡舟人,独坐孤篷底。 放歌趁长风,馀音随流水,一曲歌未终,白日落西海。 红颜不再妍,青春岂长在?莲花空自开,溪声终不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赵云溪的所见所感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第1章:今日若耶溪,不见采莲女 - 诗意:今天在若耶溪(今浙江绍兴市)看不到采莲女的踪影。 - 赏析:此句开头即以“今日”点明时间与地点,表达了一种时空变迁之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嵩山行》。 ```plaintext 汉世有道士将贝多子种于嵩山。 注释:汉代(汉朝)时,有一位道士在嵩山上将贝多树的种子种植下去。 一岁三花色白而香,盖仙种也。 注释:一年中三次开花,花白色而且香味浓郁,这是仙人种植的种子。 外域贝多子,一年三度花。 注释:来自其他地域的贝多树种子,一年中三次开花。 花开如白雪,皎皎当仙家。 注释:花朵像白雪一样洁白
【注释】 (1)短箫铙歌:指用短箫和铙钹演奏的军乐。 (2)虎臣:勇猛的将领,这里指天子手下能征善战的武将。 (3)四夷:古代称四方少数民族为“四夷”。 (4)辟易:退避,让路。 (5)彤弓:红色弓箭,是赐给有功之人的奖品。 (6)绮筵:华丽的宴席。 (7)罗金殿:装饰有金银珠宝的大殿。 (8)和气:和睦之气,这里指军队中将士之间和睦相处的气氛。 (9)欢声自盈溢:形容将士们心情愉快,歌声不断。
诗句:我作沧海游,曾到鲛人室。 译文:我曾像沧海一样在广袤的大海上遨游,也曾来到那鲛人的居所。 注释:沧海:大海。鲛人:传说中的一种水族,居住在海底。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诗人比作一位勇敢地探索未知领域的探险者,而大海则是他探索的起点和目的地。诗中的“鲛人”则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一个象征,代表着未知的世界和神秘的海洋。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充满了浓厚的神秘感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