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环
踏雨来相访,云归晓入城。 山空龙窟冷,雪霁蚬窗明。 草软烟波绿,牛闲铁笛清。 老禅何所有,只此足平生。 注释: 踏雨来相访:冒着雨而来探望。 云归晓入城:云雾在清晨消散,太阳升起时进城。 山空龙窟冷:龙王的洞穴空荡荡,显得寒冷。 雪霁蚬窗明:雪后天晴,蚬形的窗户明亮如新。 草软烟波绿:草地上的烟雾和绿色的波浪。 牛闲铁笛清:牛悠闲地吹着铁笛,发出清脆的声音。 老禅何所有,只此足平生
诗句如下: 苍苔石径路依微,绝顶风高落木稀。 译文如下: 在苍翠的苔藓覆盖的小路上,石头铺成了蜿蜒的道路,沿着它一直向前,直到到达山巅。山顶上,寒风凛冽,树叶飘落稀疏。 赏析如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途中所见的景色。首句“苍苔石径路依微”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山路的幽静与古朴,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调。第二句“绝顶风高落木稀”则进一步展现了登顶后的开阔视野和萧瑟的秋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送族叔致雍 乡园落日思悠悠,岁晏怜君赋壮游。 注释:家乡的庭院在夕阳下显得空旷而寂寞,我不禁思念起你。年暮时节,我为你感到惋惜,因为你将开始一段壮阔的游历。 梨岭已看唐事业,竹林还想晋风流。 注释:你已经在梨岭看到了唐代的辉煌事业,而你还想在竹林中追寻晋代的风流韵事。 楼高五凤云中见,江阔孤帆雨外收。 注释:站在高楼之上,可以看到五凤楼的景象,仿佛在云端之中;江面宽阔,孤帆在雨外消失
太液:指太液池。 晴波:指池水清澈见底的波光。 翠柳条长经雨后:碧绿的柳条经过雨后变得更加茂盛。 绿蘋香暖得春先:水中的蘋草在温暖的春水中散发出清香。 御沟:指皇家的护城河。 金沼:指皇宫内的池塘。 仙派分来自玉泉:神仙们从玉泉水中分流而来。 在镐几回陪宴乐:我多次陪同皇帝参加宴会,享受歌舞之乐。 咏歌鱼藻继周篇:吟唱《鱼藻》这首诗,延续《诗经·小雅·南有嘉鱼》的传统。 赏析:
【注释】 居庸:今北京昌平县西南,有居庸关。叠翠:山峰层层排列,绿树如黛。岧峣(yáo yáo):高峻。北斗傍:北斗星在天空中。云开:云雾散去。千叠锦屏:形容山峰重叠,像锦绣一样。中天:正中的天。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朔漠:北方的沙漠。烟岚:烟雾和山色。秀色:美好的景色。草木:指春天的万物。恩光:恩泽。太平:国家安定。烽警:烽火报警。百二: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赏析】
注释: 绿树在阳光下晴阴交错,衡山的茅草在清晨的阳光下还留着余晖。 独自怜惜杜陵人,他像贫居的村坞一样贫穷。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衡山脚下看到的景象。首句“绿树晴阴合”,描绘出绿树在阳光下的明暗变化,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衡茅清昼馀”描述了衡山的茅草在早晨的阳光下还残留着余晖,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中间两句“独怜杜陵客,村坞类贫居。”则进一步描绘了杜陵人的生活环境
森森万玉翠含滋,浑似萧萧雨后时。 吹断玉箫寒月白,一庭清影凤来迟。 注释: 森森万玉:形容竹子长得茂盛。 翠含滋:指竹叶上露水晶莹剔透,像绿色的翡翠一般。 浑似:似乎、好像。 萧萧雨后时:萧萧是指风吹竹林的声音,雨后时指的是雨后天晴。 吹断玉箫寒月白:形容风吹过竹子的声音,如同玉箫般清脆悦耳。 寒月白:指明亮的月光。 一庭清影凤来迟:形容月光下竹子的影子清晰可见,但凤凰却迟迟不来。 赏析:
注释:茅草房破旧而显得冷清,野水之边,柴门常常关闭,绿萝春意盎然。自从分别后我常思念泉石,回首青山,怀念旧日的故人。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荒僻的野外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茅屋萧条野水滨”,写出了诗人所处的荒凉景象;第二句“柴门长掩碧萝春”,描写出柴门长掩,绿萝满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然而,这美景与诗人的心情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既感叹自己的孤独,更怀念故人
注释: 青山几里入烟霞,杖履寻春未觉赊。 山峦连绵,层层叠叠,仿佛烟雾缭绕,进入云烟之中。手持拐杖,漫步在春天的田野上,不知不觉间,时光已经流逝。 流水小桥村路晚,隔林应有野人家。 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一座座小桥横跨两岸。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驻足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远远地望去,树林中的小屋隐约可见,那里一定是村民们的家吧
注释: 秋意让人感到凄凉、悲伤,我独自寻找隐居的地方。 白云随着我的杖和鞋,飞越画桥的西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抒写作者离索之思的诗作。首句“秋思嗟离索”,点明季节与心情。次句“行寻旧隐栖”,写出作者的行动。三、四句“白云随杖屦,飞过画桥西”,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图画。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意境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