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智
【注释】 1.奉和石翁游圭峰韵:指作者应石翁的邀请,同游圭峰。石翁:即石延年(760-829),字子坚,号南溪,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书法家、画家,官至宰相。 2.寸铁安能铸大钟:比喻自己才能有限,不能像铸钟一样为社会作出贡献。 3.行藏空负翠微峰:指自己辜负了隐居在翠微峰上的志向。行藏:指一个人的出处、志向。 4.适观云谷老人作:指观看到云谷老人所作的诗。云谷:即张籍,唐朝诗人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逢一疏林酒一行 - 在稀疏的树林中,我喝下一杯美酒。 - 注释: 疏林:稀疏的树林。 - 赏析: 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时分,诗人独自一人行走在林间小道上,欣赏着周围的自然美景。 2. 侍儿亲倚棹歌声 - 我的侍女亲自倚靠着船桨,唱起美妙的歌声。 - 注释: 侍女:指陪伴在诗人身边的年轻女子。 - 赏析: 通过描写侍女的歌声和动作,展现了一幅和谐温馨的宫廷生活场景
注释: 1. 世有千里马,人无九方皋。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上有很多人都有千里马的才能和潜力,但是却没有像九方皋这样擅长相马的人。"千里马"指的是拥有卓越能力的人士,"九方皋"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善于识别良马的相马专家。这里的"千里"强调了这种才能或潜能的巨大价值,而"九方皋"则表明了与之相比,能够发现和发掘这些潜在价值的人的稀缺性。 2. 马来皋已死,天地一声号。 -
注释: 趋向杨遵道,超迁贾太中。 凝香清禁坐,不是学冲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作者通过描写诗人的友人华伯瞻的境遇,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心之情。 第一句“趋向杨遵道,超迁贾太中”,诗人描绘了华伯瞻在仕途上不断上升的景象。这里的“杨遵道”和“贾太中”都是古代官员的称谓,代表着华伯瞻的官职地位在不断提高。 第二句“凝香清禁坐,不是学冲融”,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华伯瞻在宫中的地位
【注释】 感怀:感慨时世的变迁,抒发自己的情怀。 两年孤负切云冠:意谓这两年来,自己辜负了高官厚禄,过着清贫的生活。 已觉清羸带眼宽:已经感到自己瘦削、疲惫,而且眼睛也变得有些浮肿了。 梅大十围应自白:梅花开得这么大,它的颜色也应该变白了吧。 葵长一丈为谁丹:向日葵长到一丈高,那鲜艳的颜色应该是为谁而绽放的吧。 剑如可借朱槐里:如果能够借一把好剑,我定要在朱槿树下与敌人决一死战。 股不能箕管幼安
注释:我在玉堤的东边行走,静静地观察着那里的柳树。 乾坤造化心,指天地自然万物的生成与毁灭。 千古谁能剖,意指天地万物的变化,是难以完全理解的,只有大自然本身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玉堤"是指河流旁的堤岸,"柳"是春天的象征,诗人在这里用"玉堤柳"来描绘春天的景象。"我行玉堤东,静观玉堤柳",描述了自己在玉堤东边行走,静静地观察着那里的柳树
诗句逐句释义及注释 第一句:除夕 - 诗意解读:描述了除夕夜的宁静和孤独,暗示了作者对节日的冷漠态度。 - 译文:除夕之夜,刁斗无声,画戟寒光。独自看着瘦鹤登上栏杆。 - 赏析: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传统上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但这里的“除夕”却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可能是作者在表达对这种传统节日的某种疏离感。 第二句:荆扬以上云门镇 - 诗意解读:提到从荆扬(今荆州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表达了诗人初入官场时的心情和对主恩的感激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首句“南北东西几谪仙,小臣独荷主恩偏”,描述了自己身处四方,但只有他一人得到了皇帝的特别关照。这里用“谪仙”来形容自己的地位,表示自己虽然身在各地,但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官员,受到了皇帝的青睐。 次句“疏狂言语施行半,简靖衙门偃仰便”,描绘了自己不拘小节、直率的性格。在这里,“疏狂”指的是不受约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首边塞诗,首两句写寺的位置和地势。“峻岭横天插”是说青莲寺的地势十分险要,耸立在高山之上,好像一把利剑插入云端。“长江夹地流”是说江水在寺院周围蜿蜒流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第三句写如果朝廷能够大顺,谁还敢侵犯延州呢?第四句是说如果朝廷能够大顺,谁还敢侵犯延州呢?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也体现了他渴望国家统一安定的愿望。 【答案】 ①青莲寺
注释: 穷海:穷困的海边,指荒僻的地方。 两年:指从今年开始已经过了两年。 高堂:高大的厅堂,借指家乡。 潸然:流泪的样子。 赏析: 《除夕》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诗中“病客”二字透露出作者在异乡为官的孤独与苦闷;而“穷海”一词则暗示了作者身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生活的艰苦环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