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沆
【注释】: 独往:单独前往。 朋来:朋友相聚。 【赏析】: 这首诗写山间流水,水流独往,山势相迎。前句是说水从高处流下,形成一条条小溪,独自流淌,而山则像许多朋友一样,一个挨一个地迎面而来。 诗中的“水流成独往”和“山势作朋来”,都是比喻,把山比作朋友,这是作者的独创。诗人在描绘山水时,不落窠臼,不落俗套,而是别出心裁,匠心独运,使山水景物具有了生命与灵气,从而成为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
注释:争着争夺,没有成功就像云朵合拢;结党营私,想要形成一种风气。 赏析:此诗写权贵们争权夺利、结党营私的丑恶行径。首句“争屯未就”是说他们为了争权夺利,像乌云一样聚集在一起,但始终未能成功;第二句“云头合”是说他们结成的帮派像乌云一样聚合在一起,但最终还是没能成功。整首诗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权贵们的贪婪和愚蠢,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强烈谴责
【注释】行杯:指酒器。波动:泛舟水面,泛起涟漪。金莲侧:指女子的脚边有金莲(一种古代妇女缠足的布鞋)。剪烬灯:指蜡烛被剪灭。宝蜡:指烛台。残:指烧尽。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诗。首句“行杯波动金莲侧”,是说宫女在宴会上,一边行走着,一边把杯中的酒倒入行杯中,酒杯里的酒荡起波纹。第二句“剪烬灯飘宝蜡残”,是说宫女们把蜡烛剪灭了以后,把点燃过的烛台放在一边。这两句写出了宫中宴会上的热闹情景
注释: 1. 樵歌催日晚:樵夫的歌声催促着太阳西下。 2. 村乐见年丰:村庄里传来欢乐的声音,显示出丰收的年景。 3. 雁阵横冲雾:大雁的行列在冲破云雾时显得壮观。 4. 酒军酣战风:士兵们在战斗中畅饮美酒,仿佛在战场上战斗一样激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景象和生活的诗。首句“樵歌催日晚”,描绘了樵夫们劳作归来,伴随着他们的歌声,夕阳开始西下。第二句“村乐见年丰”,表现了村里人们的喜悦之情
【注释】羽卫:指皇帝的仪仗。羽,古代对鸟的称呼。 连荆棘:形容荒凉。衣冠杂虎狼:形容混乱。 烟沉:云气浓密,遮蔽了天空。凫雁断:比喻战乱中人们离散。 天阔:天空广阔。水云黄:水面上飘着黄色的水云。 风悲云动色:风云变幻,天色惨淡。天惨日无光:天空阴沉,阳光昏暗。 赏析:此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首描写战争的五律,反映了安史之乱后人民生活的痛苦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
注释:春天刚来,春风掠过大地,寒气潜藏退去,大雪消融。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首句描绘了春天到来时,风儿掠过地面的情景。第二句则描绘了冬天的严寒已经消退,大雪消融的景象。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活气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思想观点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观点?本诗是如何表现这一思想的?最后一道问,本诗的意境是怎样的?请简要赏析。考生作答时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 (1)圣主思文德:圣明的君主渴望有德行。(2)元臣献武功:重臣献上战功(或“元老献上武略”)。 (3)一言深悟主
【注释】此句意为:山高峻,但山的本色不变;水流动,但水流的声响却无尽无休。 【赏析】这首诗以“山”、“水”作比,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中,“不改”二字,用得极为巧妙,既突出了山的自然美,又暗指人的高尚品质,与诗题中的自然景物紧密相连,浑然一体。“自然色”三字,点明山的颜色是天然生成,不因人世的变化而改变。“无尽声”三字,则表明流水永不止息的流淌声
注释:西风吹过,雨脚被切断,秋天的云彩轻轻地笼罩着太阳花。 译文:西风吹过,雨脚被切断,秋天的云彩轻轻地笼罩着太阳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西风、雨脚、秋云、太阳花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特点和美感。同时,诗中的“西风横吹”和“秋云轻笼”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秋风和秋云的特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秋天景色之中
注释:树叶落下,树木的青色影子消失了,荷花枯萎了,但依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赏析:本诗以“木落青无影”开篇,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萧瑟画面:树叶纷纷飘落,树影变得黯淡无光。接着,“荷枯澹有香”一句,则转向了另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荷花在秋风中凋零,但其淡雅的香气却愈发浓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深秋的萧瑟与荷花的清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