㽘也衔冤谁与雪,明公公议动乾坤。
狂澜既倒回中砥,白日高悬到覆盆。
一代简书称折狱,百年冠盖见高门。
承恩又上金銮去,万岁千秋奉至尊。

【注释】

题:作诗以赞颂。

㽘(bó):王㽘,即王十朋。

是时赵子威适除翰林待制:这时,赵子威刚好被任命为翰林待制。

公议动乾坤:公议影响天地。公议,指朝廷。

狂澜既倒回中砥:狂澜已倾倒在中央的砥柱。

白日高悬到覆盆:太阳高悬,却像在黑暗里一般。

简书:判狱文书。折狱,断案明快。

冠盖:指显贵。

承恩:蒙受皇上恩惠。金銮:指皇帝的车驾。

上:拜见皇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赵子威平反冤狱,为民伸冤的赞歌。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韵律协调。开头两句赞美了赵子威平反冤狱,为民伸冤的大恩大德。中间四句描写了他为民伸冤后的功绩和影响。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赵子威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首联“㽘也衔冤谁与雪,明公公议动乾坤”:意思是说王㽘也有冤屈,有谁能为他洗刷?公议影响天地。这两句话写出了王㽘被冤枉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他冤屈的关心和支持。

颔联“狂澜既倒回中砥,白日高悬到覆盆”:意思是说狂风暴雨已经倒转,阳光普照大地。这两句话写出了王㽘被平反后的喜悦,也表达了他对公正、公平的渴望。

颈联“一代简书称折狱,百年冠盖见高门”:意思是说王㽘的简书被称为断案如神,他的门庭车马如云,可见其声望之高。这两句话赞美了赵子威的才能和成就,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期望和信任。

尾联“承恩又上金銮去,万岁千秋奉至尊”:意思是说承蒙皇上恩惠,我又登上了金銮殿。这两句话表达了赵子威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