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秀楼成天下稀,象山弋水相因依。
烟云显晦出奇观,草木动荡流清辉。
常闻仙人骑鹤至,亦有隐者乘风归。
吾将从之一榄结,目送秋江鸿雁飞。

【注释】

钟秀楼:指建康钟山(即钟山)上的一座楼。钟山又名金陵,在今江苏南京市南长江北岸。

象山、弋阳:二地名,分别在江西和福建。

相因依:互相依靠。

烟云显晦出奇观:烟雾缭绕,云雾变幻,显示出奇妙的景象。

草木动荡流清辉:草木摇动,水波荡漾,流溢出清亮的光辉。

仙人骑鹤至:仙人骑着仙鹤来。仙人传说是得道的长生不老的人。

隐者乘风归:隐居的人乘着风归来。

吾将从之一榄结:我准备从钟山脚下的古松树结个同心扣儿。

目送秋江鸿雁飞:眼望着江中成群的大雁向南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寄题上清钟秀楼,也就是题赠给钟山脚下的古松树的。钟山,又称金陵山,在今南京市西面。钟山有著名的钟山风景区,山上建有天界寺、灵谷寺等名胜古迹。诗题中的“上清”指的就是钟山的美景。钟山脚下的古松树相传是三国东吴大将张辽所植,因此被人们视为神物,成为钟山风景区中的一颗明珠,也是许多游客必到之处。诗人登上钟山,面对这棵苍劲挺拔、枝叶葱茏的古松树,不禁想起历史上那些与它有缘的人物,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寄题上清钟秀楼》。

诗的前四句描写钟山景色。首句“钟秀楼成天下稀”,意思是这座钟秀楼建成之后,就如天上的星星那样稀少了。钟山风景优美,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向往,但钟山风景之美,却非一般的山水可比,钟山的美,如同天上的星辰一样稀少,只有极少数人能欣赏到它那迷人的风采。第二句“象山弋阳相因依”,指的是钟山下的江宁县象山和江州县弋阳,它们都靠钟山而建。钟山不仅是江南地区的名山胜地,而且还是南京城的重要屏障,钟山四周环绕着江宁县和江州县。这两个地方的风光也各具特色,钟山的景致与周边的江宁、江州两县的风景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旅游胜地。第三句“烟云显晦出奇观”,说的是在烟云缭绕之中,展现出一种神奇的景象。钟山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有特点。春天时,钟山万木争春,绿意盎然;夏季时,郁郁葱葱的林木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秋季时,满山红叶,犹如火海一般;冬季时,银装素裹,宛如玉树琼枝。这些变化多端的景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第四句“草木动荡流清辉”,讲的是草木在风中摇曳摆动,清澈的河水流淌着光辉。这里的“草木动荡”,指的是风吹过的时候,草木随风摇摆;“流清辉”则是指清澈的河水流动起来发出的光芒。这些描写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使钟山的美丽景色跃然纸上。

接下来六句写钟山脚下的古松树。第五句“常闻仙人骑鹤至”,说的是经常听到仙人骑着仙鹤来此。仙人骑鹤来,意味着这个地方非常神奇美丽。第六句“亦有隐者乘风归”,说的是也有隐士乘着风归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归隐山林的羡慕之情。钟山脚下的古松树,不仅有着美丽的景色,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第七句“吾将从之一榄结”,说的是我打算在这棵古松树下与它结成同心扣。第八句“目送秋江鸿雁飞”,说的是眼望着江中成群的大雁向南飞翔。这里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将大雁南飞的景象与古松结同心扣的情景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高远,既有对钟山美景的赞美,又有对隐士归隐山林的羡慕之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还巧妙地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和谐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