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遗老望旌旗,正是诸君报国时。
令弟九江全死节,明公南海有生祠。
台中妙选邱山重,湖北先声草木知。
一道宪纲还旧睹,真儒端可佩安危。
奉寄李子洁宪副时湖北残破却于太平开司
武昌遗老望旌旗,正是诸君报国时。
令弟九江全死节,明公南海有生祠。
台中妙选邱山重,湖北先声草木知。
一道宪纲还旧睹,真儒端可佩安危。
注释:
奉寄李子洁宪副时湖北残破却于太平开司:这是写给时任湖北宣抚使的李子洁,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武昌遗老望旌旗,正是诸君报国时:这里的“武昌遗老”指的是在武昌起义失败后仍坚持革命理想的志士;“旌旗”比喻旗帜,这里指代军队;“诸君”指代志同道合的人;“报国时”表示他们正在为国家的前途而奋斗。
令弟九江全死节,明公南海有生祠:这里的“令弟”指的是作者的弟弟,他在九江起义时全数战死;“明公”是对李子洁的一种尊称;“南海有生祠”表示李子洁在南海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
台中妙选邱山重,湖北先声草木知:这里的“台中”指代朝廷或官府;“妙选”表示精心选择;“邱山重”表示李子洁像山峰一样稳固可靠;“湖北先声草木知”表示湖北地区的民众已经感受到了李子洁的影响和号召力。
一道宪纲还旧睹,真儒端可佩安危:这里的“一道宪纲”是指一种政策或法令;“还旧睹”表示恢复原来的秩序和景象;“真儒端可佩安危”表示真正的儒家学者应该能够为国家的安危做出贡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子洁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政治立场的支持。诗人通过描绘武昌起义失败后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李子洁等人的敬仰和推崇。诗中充满了激情和豪迈,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