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落平原百草乾,出门何处望朝端。
山林白发相逢晚,风雪沧江欲别难。
使命岂辞行地远,圣恩还复与天宽。
群公定问君家世,能为苍生远祖安。
【注释】
霜:指秋天的霜降。百草:草木。朝端:指朝廷。苍生:百姓,指谢家子孙。群公:指同僚和上司。君家世:指你一家世代的功业。
【赏析】
《送谢参军朝京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为友人送行的诗作。此诗先写送行时的情景,再写对友人的劝勉与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又抒发了诗人自己希望天下百姓都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的愿望。
首句“霜落平原百草乾”,写秋霜降临后,原野上的万物都干枯了。这不仅是写实景,还暗寓了人事。诗人在长安做官时,正值盛年,而如今已垂垂老矣。“霜”字点明节序,也点明了时间的推移。
颔联“山林白发相逢晚,风雪沧江欲别难”,以白头相逢、别离难分来比喻朋友之间的情义深厚。“霜”字在这里是双关语,既指天气,也指人生。“沧江”即长江,这里指作者所居的长安附近的长江。
“使命岂辞行地远,圣恩还复与天宽。”这二句是说,我奉命出使,哪里顾惜路途遥远呢?皇帝的恩泽多么宽大啊!这两句表现了杜甫对国家一片赤诚之心。
颈联“群公定问君家世,能为苍生远祖安”,是说,同僚一定询问你的家世,希望你能为天下百姓造福,成为他们的祖宗。“群公”指同僚和上司。“苍生远祖”指天下百姓。
尾联“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赠给友人的两首送行诗之一。前一首是《送李十五仓曹赴济阳司户》,这两首诗都是借送人而抒情言志之作,但各有侧重。此诗着重抒写对友人的关怀与勉励之情;后一首则重在表达忧国伤时的情怀。
第一首写送别友人,并勉励他到任后要关心百姓疾苦,为国家建功立业;第二首主要表达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忧虑之情,以及他为国为民奔走呼号的壮怀激烈之情。
杜甫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当时唐朝政治黑暗,宦官专权,藩镇跋扈,农民起义不断。由于这种社会现实,杜甫的思想中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因此,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时代的面貌。
此诗起笔写送别友人的景色,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次写友人年纪渐大,出仕艰难,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深关怀;三、四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的心愿;五六句以“群公”代指君王,进一步表明自己忠于君国、报效朝廷的决心;最后两句以古人自比,勉励友人,希望他能为天下百姓造福。整首诗结构完整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