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户拙于公是非,似与江湖踪迹稀。
酒中从令客骂坐,爨下却念儿啼饥。
松江之鲈固可食,沙苑有鸟宜高飞。
干戈满地正如此,万水千山何处归。

注释:闭门不出,不善是非,似乎与江湖的踪迹疏远。酒中让客人骂我,却想到孩子因饥饿啼哭而感到心疼。松江之鲈固然可食,沙苑有鸟也该高飞。满地干戈战乱,我该往何处归去?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李绅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通过写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闭户拙于公是非”,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纷争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不愿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选择远离是非之地,闭门谢客,过一种隐逸的生活。

二句“似与江湖踪迹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他在江湖间行走时,显得行踪不定,与普通人不同,仿佛是在逃避世俗的纷扰。这种隐居的生活方式使他与世隔绝,远离了权力争斗的中心地带。

三、四句“酒中从令客骂坐,爨下却念儿啼饥”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他在酒桌上被迫参与争论,心中充满愤怒;但在看到孩子的啼哭时,他又深感心痛。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隐居决心。

五、六句“松江之鲈固可食,沙苑有鸟宜高飞”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认同。他认为,即使身处乱世,也应保持一份宁静和自由的心态,不必为了名利而奔波忙碌。松江之鲈虽然是美味佳肴,但不如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来得珍贵;沙苑有鸟虽然高飞远翔,但也不及自己内心的自由来得重要。

最后一句“干戈满地正如此,万水千山何处归”则是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深刻反思和担忧。战争不断,天下大乱,人们四处逃亡,不知归宿。诗人不禁感叹道:“这满地的干戈真是让人心烦啊!我该往何处去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世界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