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尽秋天月不明,哀容憔悴欲无生。
泪痕渍入泉台石,万古千秋父子情。
【注释】
1.邓孝子行卷二首:邓孝子,指东汉时邓禹的事迹。邓禹为西汉大臣,字仲华(或作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少年时曾学击剑于长安,后因避仇迁居南阳,与刘秀同起兵绿林军。光武即位后,拜太中大夫,后封舞阳侯。邓禹为人谦恭好礼,不事张扬,但能以德报怨,得人心。他为政宽和,重视吏治和教育,对发展经济、安定民生也有积极贡献。死后赠太尉,谥曰忠侯。行卷:向人推荐自己的书文。此诗当作于光武帝建武初年。
2.秋月不明:指秋天的月光昏暗不清。
3.哀容憔悴欲无生:形容悲痛到了极点,容颜憔悴得好像没有生命似的。
4.泉台石:泉水的台石,指墓地。
5.千秋:千年,万古。
【赏析】
《邓孝子行卷二首》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古代贤人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哭尽秋天月不明,哀容憔悴欲无生。”这两句是说,邓禹在秋风萧瑟的夜晚里,独自哭泣着,直到月亮都隐去了光辉,连他自己也仿佛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这里的“泣”和“哀”都是用来形容邓禹的悲伤之情,而“秋月”则是诗人用来暗示时间流逝和人生易老的主题。
“泪痕渍入泉台石,万古千秋父子情。”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父子情深的感慨。这里,“泪痕渍入泉台石”指的是邓禹的泪水已经湿透了他的墓碑,而“万古千秋父子情”则表达了一种永恒不变的亲情。诗人通过这两个画面,展现了父辈对孩子深沉的爱和付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情感的珍视和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邓禹生平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的高尚品格和深厚情感。同时,它也启示我们,人生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感激的人和事,我们应该铭记他们对我们的恩惠,并且努力去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