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王纲废,由来战伐频。
周墟半禾黍,秦籍总灰尘。
凤去云霄暮,鸡鸣风雨晨。
至今流渭水,空忆钓鱼人。
诗句释义
- 叹息王纲废,由来战伐频。
- “叹息王纲废”:指感叹国家失去了统治的纲常,可能是指朝代更替、政治腐败等。”王纲”是古代对君主权力的象征词,”废”即失去或废止。
- “由来战伐频”:说明战争和征战是经常发生的事,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不安。”由来”表示这些事件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
- 周墟半禾黍,秦籍总灰尘。
- “周墟半禾黍”:指的是曾经的周朝遗址上长满了庄稼,但现在已经只剩下一半的禾黍(庄稼)。这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衰败。
- “秦籍总灰尘”:描述的是秦国的户籍档案都被尘土覆盖了。这里用“尘”字形容历史的痕迹,意味着秦国的历史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 凤去云霄暮,鸡鸣风雨晨。
- “凤去云霄暮”:凤凰飞向天际,到了傍晚时分,象征着高贵而美好的景象,但此时已不再。
- “鸡鸣风雨晨”:在清晨,公鸡打鸣,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这里的早晨被比作暴风雨前的宁静,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
- 至今流渭水,空忆钓鱼人。
- “至今流渭水”:渭水依旧流淌,但似乎带着过去的哀愁和遗憾。
- “空忆钓鱼人”:回忆过去的钓鱼人,可能是诗人对一个曾经亲近的人的怀念,或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译文
叹息王纲废,由来战伐频。
周墟半禾黍,秦籍总灰尘。
凤去云霄暮,鸡鸣风雨晨。
至今流渭水,空忆钓鱼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叹息王纲废”直接点出时代的变迁,而“由来战伐频”则强调了战争和征战频繁带来的混乱与破坏。接着,诗中通过对周代遗址和秦国户籍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特别是“凤去云霄暮,鸡鸣风雨晨”,以凤凰和鸡的形象,象征着高贵与平凡,分别代表了辉煌的历史和平凡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至今流渭水,空忆钓鱼人”,则将情感引向了更加深沉的境界。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也透露出他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