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寻满地,愁杀杜陵人。
云蔽青霄日,风扬碧海尘。
积骸腥血满,飞檄羽毛新。
倦坐凭乌几,长吟岸白纶。
拥麾思宿将,伏阙忆忠臣。
何日枭群寇,馀波泽四民。
朝廷安反侧,草莽足容身。
会见祠郊庙,歌诗荐白麟。
诗句解析与翻译
- 干戈寻满地:描述战争带来的破坏,到处充满了兵器和战斗的遗迹。
- 注释: “干戈”是古代的武器,象征战争;“寻”意为遍布或遍及。
- 译文: 战争使得兵器遍布地面,到处都是战争的痕迹。
- 愁杀杜陵人:表达了因战争引起的哀愁和悲痛,使人感到极度悲伤。
- 注释: “杜陵”是地名,这里指代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
- 译文: 由于战争导致的悲惨情景使人们感到无比的悲伤和绝望。
- 云蔽青霄日,风扬碧海尘:通过自然景象来比喻战乱造成的混乱和破坏。
- 注释: “青霄”指天空,“碧海”通常用于形容大海,这里用来象征战争对自然界的破坏。
- 译文: 乌云遮住了天空,狂风席卷了大海上,象征着战争对自然的破坏。
- 积骸腥血满,飞檄羽毛新:形容战场的残酷以及战事带来的影响。
- 注释: “积骸”指尸体堆积如山,“腥血”暗示着战场上的血腥场面。
- 译文: 战场上尸骨如山,血迹斑斑,而战报则如同新羽毛般新鲜出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频繁。
- 倦坐凭乌几,长吟岸白纶:描绘了士兵们在疲惫中的休息状态及诗人自己的沉思。
- 注释: “乌几”是一种简易的坐具,通常用竹子制成,形状像乌鸦。
- 译文: 士兵们疲惫不堪地坐着,靠在简陋的坐具上休息。诗人则在一旁长吟,抒发心中的感慨。
- 拥麾思宿将,伏阙忆忠臣:表达了对过去的将领和忠臣的怀念。
- 注释: “麾”是指挥用的旗子,此处泛指领导或者指挥者;“宿将”指过去的老将;“阙”是指宫殿,也引申为朝廷或政府。
- 译文: 思念那些曾经指挥过军队的老将们,回想那些为国家献身的忠臣们。
- 何日枭群寇,馀波泽四民: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和平生活的期望。
- 注释: “枭群寇”意味着早日结束战争;“馀波”比喻战争的影响持续到其他地方。
- 译文: 期盼着能够早日结束这场战争,让四方都能享受到和平与安宁。
- 朝廷安反侧,草莽足容身:强调在政治混乱中寻找安全之地。
- 注释: “反侧”指政局不稳定或内部纷争。
- 译文: 在朝廷中希望找到稳定和安全的地方,即使在社会底层也能自保。
- 会见祠郊庙,歌诗荐白麟:表达了希望和平、祈求神灵保佑的愿望。
- 注释: “祠郊庙”表示向神明祈祷,希望得到神明的保佑;“白麟”是一种祥瑞的象征,常用以表示祈求和平和福运的到来。
- 译文: 希望能在郊庙中见到平安的景象,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祈求神灵的庇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战争影响的反思,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乱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状况的关注。诗中不仅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运用,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示了战争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