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子峰前□岁盟,观光未久去王城。
匆匆又省安阳墓,不负西风万里行。
【注释】
巾子:地名。
□岁盟:《宋史》卷二百四十七《韩琦传》载:“元昊遣使请和于朝,帝命富弼与往。及还,帝欲留之,弼曰:‘今王师深入,而归言讲好,恐敌人未厌吾德,而边备未饬故也。’乃遣之。”
观光:观览、游览。
王城: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安阳: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宋魏泰《东轩录》卷五:“韩魏公为相日,尝过安陵县。时有墓,即魏文侯所葬处也,其冢甚高广。韩公登其坟,叹曰:‘魏文侯真圣人也!’”按,此诗是送韩琦赴松江赴官途中所作。“安阳墓”,指魏国文侯魏斯的坟墓。文侯是战国初年魏国的君主,他在位时实行变法改革,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韩琦自比文侯,表明自己也有改革政治,使国家富强的志向。
西风:秋风。这里指秋天的凉风。万里行:表示路途遥远,形容旅途劳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出使淮南途经台州时所作。作者以“观光未久去王城”起句,意谓自己刚刚到达一个城镇或地区,还没有来得及仔细游览,就又要急着赶到另一个地方去做别的事情。这一句既交代了自己此行的缘由,又表现出自己急于办事的心情,可谓一举两得。次句“匆匆又省安阳墓”,则是说自己虽然已经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但心中仍然牵挂着旧时的故友,所以急忙又到旧地去看老朋友的坟墓。这句中“又”字说明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是时时萦绕在心头的。
三、四两句“不负西风万里行”,“不负”二字表明了诗人的决心和信心,意思是:我这次离开京城,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一定要实现这个愿望,不能辜负自己的一片苦心。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魏文侯的故事来表达这个意思。魏文侯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国君,他励精图治,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使魏国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后来,魏文侯去世,魏武侯继位。魏武侯死后,魏昭王继位。魏昭王在位时,曾派使者前往齐国求和,并派使者回访魏惠王的墓地。魏惠王的墓地就是魏国文侯的墓地,也就是安阳墓。魏文侯去世后,魏昭王曾派人前来吊唁。现在魏昭王去世了,魏琦也派来使者前来吊唁。魏琦是魏昭王的儿子,所以魏琦来吊唁,也就是来拜谒魏昭王的墓。诗人在这里用典,表明自己此次出使淮南是来完成任务的,而且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任务。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出使淮南任务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