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事那能计苦寒,客窗灯火夜阑珊。
谁人解得尚书乐,不戴朝冠戴道冠。

王事那能计苦寒,客窗灯火夜阑珊。

谁人解得尚书乐,不戴朝冠戴道冠。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王事:公务或国家使命。
  2. 计苦寒:计算或承受严寒。
  3. 客窗:客人的窗户。
  4. 灯火:照明用的火把或灯具。
  5. 夜阑珊:深夜将尽。
  6. 尚书乐:指曹元宾的官职和地位所带来的快乐。
  7. 朝冠:官员佩戴的帽子,象征官位和身份。
  8. 道冠:道士所戴的帽子,象征修炼和修行。
  9. 巡历京畿东道:巡视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10. 金陵:今江苏南京,历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巡览京畿东道时,对曹元宾这位高官的羡慕之情,以及他对于官员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首句“王事那能计苦寒”,直接点明了诗人此行的主要目的——执行公务,并感叹这艰苦的气候。第二句“客窗灯火夜阑珊”则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了旅途中的寂寞和孤独。

第三句“谁人解得尚书乐”,诗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真正的快乐来自于何处?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反思。第四句“不戴朝冠戴道冠”,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曹元宾独特生活方式的羡慕,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

最后两句“回思金榜挂名时,府公幸遇张京兆”,诗人回顾了自己的过去,以及曹元宾可能的过往荣耀。而最后的“到处逢人说项斯”,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旅途中遇到知音的愿望,同时也隐含了他对当前境遇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公务旅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曹元宾生活方式的羡慕,以及对名利场的深刻反思。它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叙述,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自我审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