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锡杖楚山云,云染袈裟诣县门。
莫怪褰帷不相见,禅机深处付忘言。

注释:

赠玉泉寺僧天云吴山:指杭州的吴山,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锡杖:佛教中僧人用来行走的杖子。楚山云:即楚地的云,这里指诗人自己的故乡。

染袈裟诣县门:袈裟被云雾染黑。诣:到。县门:官府的大门。

莫怪褰帷不相见:不要奇怪我们之间隔着帷帐,不能见面。褰帷:揭起帷幕,指打开门。

禅机深处付忘言:禅宗讲求悟性,而这里的“忘言”指的是禅宗的悟性,是禅宗的一种说法。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名叫天云的僧人的。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僧人深深的敬仰之情。

首句“吴山锡杖楚山云”,以吴山和楚山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其中,“锡杖”是指和尚用的木制手杖,“楚山云”则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家乡,即楚地的云。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诗人的家乡,又为后面的诗句埋下了伏笔。

“云染袈裟诣县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袈裟被云雾染黑了,就像诗人的家乡一样,充满了神秘和美丽。这一句既表现了袈裟的颜色,也暗示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莫怪褰帷不相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明了他们之间隔着帷帐,不能见面。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又透露出他们对彼此的深情厚意。

“禅机深处付忘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禅宗讲究悟性的修炼,而这里的“忘言”就是禅宗的悟性,是禅宗的一种说法。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也表明了他对僧人的尊敬和信任。

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表达对僧人的深深敬意,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