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雨小西曛出,红鸳微步芳溪曲。
垂杨树暗粉墙高,却上晴楼窥宋玉。
檀奴不到心茫茫,春波一眼无鸳鸯。
探花蝶子不解事,双飞直到帘旌傍。
含娇倚困愁如许,捧砚轻绡识眉宇。
柔情书满紫霞笺,教与雕檐绿鹦鹉。
垂杨曲
杏花雨小西曛出,红鸳微步芳溪曲。
垂杨树暗粉墙高,却上晴楼窥宋玉。
檀奴不到心茫茫,春波一眼无鸳鸯。
探花蝶子不解事,双飞直到帘旌傍。
含娇倚困愁如许,捧砚轻绡识眉宇。
柔情书满紫霞笺,教与雕檐绿鹦鹉。
注释:
《垂杨曲》,一首咏物词,以垂杨为题,借杨柳的柔韧、坚韧来表达词人的情怀。
“杏花雨小西曛出”,杏花时节的细雨刚刚停歇,夕阳斜照在远处的山峦上。
“红鸳微步芳溪曲”,红色的鸳鸯在水中轻轻游动,仿佛在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垂杨树暗粉墙高”,垂杨树的影子映在粉墙上,显得格外醒目。
“却上晴楼窥宋玉”,词人登上高楼,想要一睹宋玉的风采。
“檀奴不到心茫茫”,檀香木制成的女子却未能见到,让人心中一片茫然。
“春波一眼无鸳鸯”,春天的波澜荡漾,却没有鸳鸯的身影。
“探花蝶子不解事”,蝴蝶飞舞,却无法理解人间的事理。
“双飞直到帘旌傍”,两只蝴蝶双飞,最终落在了帘子的旁边。
“含娇倚困愁如许”,女子含情脉脉地倚靠在栏杆上,满脸忧愁。
“捧砚轻绡识眉宇”,拿起砚台和丝绢去描绘女子的眉毛和面容。
“柔情书满紫霞笺”,用柔情写满了紫色的纸笺,表达了对女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教与雕檐绿鹦鹉”,将这份思念之情传递给雕饰精美的屋檐下的绿鹦鹉。
赏析:
这首咏物词通过对垂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全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