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裙淡画眉浓,婆饼焦香唤郭公。
姑恶久嗔乌面妾,姊妇深恨白头翁。
上村百箔蚕登簇,半篰千钱叶价穹。
快活有声麰麦熟,岂辞脱裤过溪东。
解析:
- 诗句与译文对照
- “水红裙淡画眉浓” - 描述了一位女子的装束和妆容,其中“水红”和“淡”分别形容她的裙子颜色像水一样清澈、颜色浅淡。“画眉浓”则描绘了她的眉毛化妆得很浓重。
- “婆饼焦香唤郭公” - 这是在召唤某人(可能指婆婆或郭公,一个有权威的人物)。这里的“婆饼”是一种食物,而“焦香”意味着它很美味,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 “姑恶久嗔乌面妾” - 这里提到了一个角色,可能是妻子(姑),她因某些原因对丈夫的某个人(可能是指妾或侍女)感到愤怒。“乌面妾”形容这个女子的脸色像乌鸦一样。
- “姊妇深恨白头翁” - 描述了一个场景,其中一个姐姐(姊妇)非常讨厌她的丈夫年老的样子。这里的“白头翁”指的是年纪较大的丈夫。
- “上村百箔蚕登簇” -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即村庄中的人们在忙于纺织工作,百箔的蚕茧被收集在一起。“登簇”表明这些蚕茧被叠放得很整齐。
- “半篰千钱叶价穹” - 描述了一片叶子的价值很高,相当于半两铜钱的价值。“穹”在这里表示大或者高。
- “快活有声麰麦熟” - 表达了一种快乐的心情,因为麦子已经成熟,可以听到其成熟的声响。
- “岂辞脱裤过溪东” - 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态度,即使需要穿过小溪也要去享受这愉快的时光。
- 注释
- 第一句:描述了一位穿着红色裙子、画有淡淡眉毛的女子,以及她被婆饼(一种食品)香味所吸引的情形。
- 第二句:提到了一位婆婆(可能是指祖母)因某种原因对家中的某位女子(可能是妾或侍女)感到不满。
- 第三句:描绘了妻子(姑妇)对丈夫年老状态的不满情绪。
- 第四句:展示了姐姐(姊妇)对丈夫年老态度的怨恨。
- 第五句:描述了村民们正在忙碌地纺织的场景,百箔的蚕茧被有序地堆放起来。
- 第六句:强调一片叶子的价值非常高,相当于半两铜钱的价值。
- 第七句:传达了一种对成熟麦子的欢愉之情,因为可以听到它的成熟声音。
- 最后一句:体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即使是穿过小溪也要去享受生活的快乐。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示了农村生活中的日常景象和人物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关键词“水红”、“淡”、“婆饼”、“乌面”、“白头”、“快活”、“有声”等都富有象征意义,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貌和行为,还透露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和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的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