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夜过金沙江,五月渡泸即此地。两厓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里。
三月头,九月尾,烟瘴拍天如雾起。我行适当六月末,王事役人安敢避。
来从滇池至越巂,畏涂一千三百里。干戈浩荡豺虎穴,昼不遑宁夜无寐。
忆昔先帝征南日,箪食壶浆竟臣妾。抚之以宽来以德,五十馀年为乐国。
一朝贼臣肆胸臆,生事邀功作边隙。可怜三十七部民,鱼肉岂能分玉石。
君不见南诏安危在一人,莫道今无赛典赤。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诗句生成的译文:

雨中夜过金沙江,五月渡泸即此地。两岸山崖高峻如登天,向下看这江水如井底。三月头上,九月尾上,烟瘴拍天如雾起。我行正当六月末,王事役人安敢避。来从滇池至越巂,畏涂一千三百里。干戈浩荡豺虎穴,昼不遑宁夜无寐。忆昔先帝征南日,箪食壶浆竟臣妾。    
    
赏析:    
    
在《宿金沙江》这首诗中,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金沙江的壮丽景色和艰险旅程。诗中“两厓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里”表达了对金沙江岸壁陡峭、江水深不见底的惊叹;而“三月头,九月尾,烟瘴拍天如雾起”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季来临,烟瘴弥漫的情景。此外,“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展现了金沙江大渡桥的惊险与雄伟。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金沙江的自然景观,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中提到“忆昔先帝征南日,箪食壶浆竟臣妾”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个皇帝南征的场景,以及“一朝贼臣肆胸臆,生事邀功作边隙”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宿金沙江》通过描绘金沙江的壮丽景色和艰险旅程,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