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千顷势何雄,九水同归一泽中。
波静天光分上下,浪翻地影失西东。
鱼龙吞吐争春雨,鸟雀惊飞向晚风。
明月蒹葭杨柳岸,渔舟人唱藕花丛。
【解析】
“汪洋千顷势何雄,九水同归一泽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浩渺的海面波涛汹涌,气势多么雄伟,九条江河汇聚于一片,汇为一池。这两句诗描写了大陆澄波的壮丽景色。
“波静天光分上下,浪翻地影失西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波涛平静时,天空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上下分明的影像;波浪翻滚时,大地的影子变得模糊不清,方向失去了意义。这两句诗描写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鱼龙吞吐争春雨,鸟雀惊飞向晚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鱼儿和龙儿在水中嬉戏争抢着春天的雨水,鸟儿们惊慌失措地向傍晚的风中飞去。这两句诗描写了海景中的生物活动。
“明月蒹葭杨柳岸,渔舟人唱藕花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皎洁的月光洒满河塘芦苇丛丛的地方,渔民驾船归来,唱起了《采莲曲》。这两句诗描写了海景中的自然风光。
【答案】
诗句释义:①汪洋千顷势何雄:形容大海辽阔、无边无际的样子。②九水同归一泽中:指许多河流汇流到一起形成了湖泊或海洋。③波静天光分上下:水面平静时,天空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上下分明的影像。④浪翻地影失西东:波涛翻滚时,大地的影子变得模糊不清,方向失去了意义。⑤鱼龙吞吐争春雨:鱼儿在水中嬉戏争抢着春天的雨水。⑥鸟雀惊飞向晚风:鸟儿们在傍晚的风中惊慌失措地飞翔。⑦明月蒹葭杨柳岸:皎洁的月光洒满河塘芦苇丛丛的地方。⑧渔舟人唱藕花丛:渔船上的人唱起《采莲曲》。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南海的海景。全诗以“大陆澄波”为题,描绘了南海的海景。诗人从海、江、湖、河等方面对海景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和描绘,展现了南海的壮阔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