畚筑家园手自操,虽无多景足偿劳。
十年种竹翻嫌密,一日栽松恨不高。
是处求田消二顷,尚谁有梦到三刀。
得名身后良痴计,尽拟浮沉付浊醪。

【注释】

畚筑:用竹筐搬运土石。自遣:自己消遣。二首:这里指第二首。“是处”句:“是处求田”,意思是到处找地方种地,希望田地越多越好。二顷:一顷为一百亩。三刀:指三十斤,这里是说种田的收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种田生活乐趣和艰辛的诗。前两联写种田之劳苦与乐趣;后两联抒发对人生、功名的感慨。全诗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首联以“手自操”起兴,点明诗人亲自动手劳作,虽无多景,但足以偿劳。这两句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诗人通过亲手操作劳作,表达了一种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颔联以“翻嫌密”和“恨不高”进一步描绘了种田的艰辛。竹子生长迅速,而松树则需长时间才能成材。诗人在这里既表达了对于竹子生长速度的不满,又流露出对自己种植松树时间的遗憾。这种矛盾的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颈联进一步强调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他四处寻找土地,希望能拥有更多的田地,以便能够更好地耕种。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简单,有时甚至会让他感到绝望。这两句诗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则以“得名身后”四字,抒发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即使得到了名声和地位,也不过是一时的成就,并不能真正带来幸福和满足。因此,他宁愿将一生浮沉寄付于浊醪之中,也不愿追求那些虚幻的东西。这种人生观体现了他的豁达与超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独特视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