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江山天下稀,尊前休叹昔人非。
一杯正好酬春色,何事征帆去似飞。
吴越江山天下稀,尊前休叹昔人非。
一杯正好酬春色,何事征帆去似飞。
注释:吴越地区的山水风光独特,天下罕见,在酒宴上不要叹息过去的人已经不在了。喝一杯美酒正好用来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欣赏,为什么还有人像飞鸟一样扬帆远航呢?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周驰的《送李伯英二首》中的第二首。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美景和友人即将离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吴越江山天下稀,尊前休叹昔人非。
一杯正好酬春色,何事征帆去似飞。
吴越江山天下稀,尊前休叹昔人非。
一杯正好酬春色,何事征帆去似飞。
注释:吴越地区的山水风光独特,天下罕见,在酒宴上不要叹息过去的人已经不在了。喝一杯美酒正好用来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欣赏,为什么还有人像飞鸟一样扬帆远航呢?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周驰的《送李伯英二首》中的第二首。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美景和友人即将离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茫茫句吴墟,异卓崒然起。 诸天作藩屏,树立空翠里。 人言开辟初,涌出自海底。 至今罗宫室,意与芝阙比。 夫差暴齐晋,继霸执牛耳。 金银固九泉,烬国用奢侈。 投身甬东地,委弃孰怜己。 因思人间世,踊跃徒为尔。 苍茫一长望,万古遽如此。 日暮钟磬闲,且欲谈至理。 注释: 1. 茫茫句吴墟:茫茫,形容辽阔;句,指地名;吴,古代诸侯国名,这里特指苏州
【赏析】 “耕云锄月寄贞居”,以“耕”、“锄”二字,点明诗人的劳作。“耕云”意指耕作于天空,而“锄月”则暗示着在月光下辛勤劳作。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勤勉务实的精神,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石田不生禾,何以养吾拙”,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农耕的重要性,认为如果没有土地(石田)来种植作物(禾),那么就无法维持生活(养拙)。这里的“石田”指的是贫瘠的土地,而“拙”则是指贫穷或不足
题五王醉归图 晋阳首事成功烈,卒入宫门流战血。 至亲骨肉忍相残,祸至黄台那可说。 让帝知几辞宝位,履霜已戒坚冰至。 华萼相辉势使然,遂许明皇敦友弟。 当时行乐殊未央,赐予无节恩非常。 出则同游入同宴,五龙𨇾蹀腾康庄。 时光鼎鼎如流电,虚伪既消诚实见。 三子无辜死渭桥,太真有宠来金殿。 欲心一纵祸滔天,社稷生灵不暇怜。 从此陵夷于五代,干戈丧乱过年年。 注释: 1. 晋阳首事成功烈
【注释】 灵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石多如羊群:形容山石众多。 造物:指自然。 郁勃:茂盛。 氤氲:弥漫的样子,这里指云气。 收归方寸间:把白云收聚在心田里。 五色文:五彩的花纹。 顾:看。妻子:儿女。 空囷:空谷,形容家贫。 【译诗】 买山灵山下,石多像羊群。 大自然为我耕种,种的都是白云。 初时汹涌生机旺盛,后来散漫弥漫。 最终被我收聚到心中,化作了五彩的花纹。 看着家人笑呵呵
季札庙 季札,春秋时期的吴国贵族,是吴王寿梦之子。据史书记载,他聪明伶俐,才华出众,深受人们敬仰。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译文: 古人的品质和德行令人敬仰,他们的行为举止都充满了淳朴的美德。他们一旦采取行动便取得了成功和名声,他们的光辉照耀着无极。 季子,即季札,他是吴国的贤良大夫,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能而著称。他的剑佩游历各国,受到了人们的尊重
这首诗描绘了吴中山水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感慨。 “馆娃宫”这一句描述了吴中山水的壮丽景色,其中“多”、“戢戢”(形容山势高峻)等词用来形容山势,“莫数”(无法计数)则表示数量之多。接着,“灵岩号神秀”,灵岩山被称为神秀之地,形容其自然风光之美。 诗人通过描述灵岩山的特点,引出了对历史的评论。“踞地若苍虎”,形容灵岩山如同一只巨大的老虎,威武壮观。接着,“呀然启坳洼
君醉淋漓我浩歌,古人为恨复如何! 秋来几日浑无赖,已有新霜著芰荷。 诗句释义与注释 君醉淋漓我浩歌,古人为恨复如何! - 君醉淋漓:指某人饮酒过量,身体发福,面色发红,显得非常兴奋和放纵。 - 我浩歌:指我则放声高歌,歌声洪亮,充满了激情和豪情。 - 古人为恨复如何:古人因遗憾而感到痛苦,现在又怎么样呢? 秋来几日浑无赖,已有新霜著芰荷。 - 秋来几日:秋天已经到来一段时间了。 -
梦游句曲二首 其二 二华树下拜青童,语我丹砂九转功。 缑氏不逢王子晋,雷平来访郭仙翁。 注释 - “二华”:指华山,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以险峻著称,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 “拜青童”:向青童学习,青童是道教中神仙的称呼,这里比喻向神仙寻求道法。 - “丹砂九转功”:丹砂是一种矿物,传说服食可以使人长生不老,九转则表示多次炼丹的过程。 - “缑氏”:指缑氏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题赵鸥波高士图 僵卧空斋尽耐寒,门前行路雪漫漫。投炎附热非吾事,一任人将冷眼看。 注释:高士,指隐居的高洁之士。行路:走路。投炎附热:指追随世俗。冷眼:冷酷无情地看待。赏析
``` 西风吹起白头波,半夜扁舟掠岸过。 不向长桥沽一醉,满天明月奈秋何! 注释: - 西风:这里指的是秋季的风,带着凉意和寒意。 - 白头波:白色的波浪。波指水波,也比喻事物的表象。 - 半夜:深夜时分。 - 扁舟:小船。 - 长桥:连接两岸的长桥。 - 沽:买。 - 奈:无奈,无计可施的意思。 译文: 西风吹起白色的波浪,深夜时小舟划过水面。我不在长桥上喝上一口酒
【注释】 徐州: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北部。 襄王梦:指宋玉《高唐赋》中描写的楚襄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故事。 朝云暮雨:形容男女欢合,也比喻事物变化无常。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徐州一带秋雨绵绵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受。 首句“风雨飕飕涨碧澜”,描绘了秋雨滂沱、风大浪急的情景。“飕飕”形容风雨的声音,“碧澜”则指雨水打在湖面上形成的波纹,整体上给人一种风雨交加、水天一色的感觉
杂兴六首 云驾霓旌自往还,天风浩浩海波寒。 日轮飞上青山顶,人道蓬莱咫尺间。 注释:云驾和霓旌是神话中驾驭风云的神兽,它们自由自在地来往穿梭,象征着诗人对超脱世俗、自由飞翔的理想的追求。天风浩浩海波寒,描绘了海天一色的景象,海浪汹涌澎湃,仿佛可以听到涛声阵阵,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日轮飞上青山顶,描绘了太阳高悬在天空,照亮了整个山顶的景象,给人一种光明和希望的感觉。人道蓬莱咫尺间
注释:窗外传来阵阵箫声,那古老的园林中,碧桃花已经开过了。我们正好可以坐下来谈论风花雪月之事,我甚至不怕弄脏春衣,躺在绿苔上享受这份闲适。 赏析:此诗写诗人与友人在花园中畅谈的情景。首句写箫声隐隐传来,暗示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地点和时间;第二句写园中景色,碧桃已过花期,而诗人和友人却正在一起欣赏这难得的美景,这两句一前一后,一实一虚,相得益彰,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第三句写两人畅谈的内容,风花雪月
第一首 江南才子去游燕, 指李伯英离开江南到燕地去游。 为忆明时正礼贤, 为了纪念唐朝的盛世,当时朝廷崇尚礼贤下士。 休向蓟门寻古迹, 不要在蓟门一带寻找古迹。 黄金台草连天, 指黄金台下长满了野草,暗喻国事衰微、贤人失路。 注释:燕地: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蓟门: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南口镇西。古迹:历史遗迹。 赏析:《送李伯英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前两句写友人离去后自己内心的伤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题赵鸥波高士图 僵卧空斋尽耐寒,门前行路雪漫漫。投炎附热非吾事,一任人将冷眼看。 注释:高士,指隐居的高洁之士。行路:走路。投炎附热:指追随世俗。冷眼:冷酷无情地看待。赏析
``` 西风吹起白头波,半夜扁舟掠岸过。 不向长桥沽一醉,满天明月奈秋何! 注释: - 西风:这里指的是秋季的风,带着凉意和寒意。 - 白头波:白色的波浪。波指水波,也比喻事物的表象。 - 半夜:深夜时分。 - 扁舟:小船。 - 长桥:连接两岸的长桥。 - 沽:买。 - 奈:无奈,无计可施的意思。 译文: 西风吹起白色的波浪,深夜时小舟划过水面。我不在长桥上喝上一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