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古木老槎牙,几度逢春不放花。
清庙栋梁奚足取,霜枝雪干漫矜夸。
山中古木老槎牙,几度逢春不放花。
清庙栋梁奚足取,霜枝雪干漫矜夸。
注释:
1.“山中”:指隐居在山中的隐者或者文人墨客。
2.“古木”:指的是山上的古树,历经风雨依然挺拔。
3.“老槎牙”:形容树龄极长,树皮粗糙如槎牙。槎牙,指树枝纵横交错的样子。
4.“逢春”: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的意思。
5.“不放花”:不开放花朵。这里的“放”是动词,意为开放,与后文的“不”形成反义。
6.“清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祈求神明庇佑的地方。这里用来比喻高尚的道德品质或理想境界。
7.“栋梁”:建筑中的主梁,比喻支撑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力量。
8.“奚足取”:哪里值得追求。
9.“霜枝”:经受了霜冻的树枝。
10.“雪干”:积雪融化后的干燥枝条。
11.“漫矜夸”:随意夸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古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首句“山中古木老槎牙”,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山中之木,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形态各异,有的粗壮如老树槎牙,有的苍劲如古老的岩石。第二句“几度逢春不放花”,则通过“放花”这一动作,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第三句“清庙栋梁奚足取”,则是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一种超然看法,表达了他对于道德品质和理想境界的追求。最后一句“霜枝雪干漫矜夸”,则是对前文的一种哲理性总结,强调了谦逊和低调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入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