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吟屋炯无眠,晓色梅檐重粲然。
芒端残腊洗晴雪,花底好春回隔年。
田畴膏脉占时早,禽鸟和声得气先。
多少趋生寰宇望,紫皇更斡大钧旋。
腊月(农历十二月)中旬,立春(立春时节),快雪(大雪过后,雪下得快)。
夜晚的屋檐上灯光明亮(夜光映照的屋子),但主人睡不着。
早晨,梅花(梅花)挂在房檐上,显得鲜艳亮丽。
腊月里的最后一场雪(残雪)已经洗去了,晴天的阳光照耀大地(晴雪),万物复苏。
好春回隔年(春天回来了,过了一个冬季)。
农田(田畴膏脉)在春天提前(占时早),鸟儿叫声和谐美妙(禽鸟和声)。
人们争相向往春天,希望春天能早早到来(趋生寰宇望)。
紫皇(帝王)更斡大钧旋(主宰乾坤,掌控着宇宙的运行)。
逐句释义:
- 腊月中旬,立春快雪,遄晴:这是描写时间与自然现象。腊月是农历十二月,中旬即指这个月的中间十天左右的时间段;立春则是立春这一天,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快雪意味着这场雪来得很快。
- 夜光吟屋炯无眠,晓色梅檐重粲然:描绘的是诗人在夜里因为思念而难以入睡,等到第二天一早,梅树上的雪花又重新绽放,景象非常美丽。
- 芒端残腊洗晴雪,花底好春回隔年:描述的是冬天的最后几天,天气晴朗,雪被洗刷干净了。这里的“芒”是指稻谷等农作物。”花底”比喻春天,”好春回隔年”则表示春天回到了去年的季节。
- 田畴膏脉占时早,禽鸟和声得气先:描述了农田在春季提前进入繁忙状态,鸟儿们也开始鸣叫。”膏脉”指的是农田里的土壤,”禽鸟和声”指的是鸟儿们的叫声。
- 多少趋生寰宇望,紫皇更斡大钧旋:表达了人们对于春天的期盼,以及皇帝能够控制整个自然界的运行。”紫皇”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天帝或皇帝,这里用来象征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