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竹弄口雨初晴,灵溪渡头水渐生。
两岸桑麻人著本,一川鸥鹭我同盟。
风环摇日浣纱影,云杵打波舂稻声。
少日经行浑草草,暮年归路不胜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黄竹弄口雨初晴”,写诗人从浙江乘船沿钱塘江而下,来到江边的黄竹弄。雨过天晴了。这里用一个“晴”字,把雨后江上的风光写得生动活泼。接着写:“灵溪渡头水渐生。”灵溪是一条小河,在杭州城西,因有神女得道升仙而得名。诗人在这里渡过钱塘江,来到灵溪渡头,看到江水慢慢地涨了起来。“两岸桑麻人著本,一川鸥鹭我同盟。”两岸上都是庄稼,农民在田间忙碌着;江上鸥鹭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诗人在这里与渔民、农夫为伍,他们一起在江上劳作,一起在田野中耕作。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江上农人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风环摇日浣纱影,云杵打波舂稻声。”“风环摇日”是说风轻轻地吹着,太阳也在天空中旋转着。“云杵打波”是说云朵像捣衣棒一样,敲打着波浪。“舂稻声”是指农民们用杵和石臼舂米的声音。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显得生动活泼。“少日经行浑草草,暮年归路不胜情。”年少的时候,我也曾匆匆忙忙地去旅行,而现在已经老了,不能再去远游了。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在无法再继续旅行的无奈。

【答案】

黄竹弄口雨初晴,灵溪渡头水渐生。

两岸桑麻人著本,一川鸥鹭我同盟。

风环摇日浣纱影,云杵打波舂稻声。

少日经行浑草草,暮年归路不胜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