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阴阴怯远遨,南楼平压骑台豪。
轻飔吹帽何妨落,嚣市登山易得高。
烽火太平州送酒,檄书馀暇客题糕。
归来不尽良辰意,更折黄花照鬓毛。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等。他祖籍洛阳(今属河南),出生于郑州荥阳(今属河南郑州),远祖移居陕西长安(今西安)。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中国古典诗歌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兼备诗坛文苑成就于一身的巨擘之一。

注释:

  • 南楼登高:南楼登高,指的是在南楼观赏或登上高处以表达情感的活动。
  • 九日阴阴怯远遨:“九日”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这里的“阴阴”形容阴沉的天空,暗示着天气不佳。“怯远遨”则表达了一种因天气而感到畏惧的情绪。
  • 南楼平压骑台豪:南楼位于某地的高处,其地势之高可与历史上著名的骑楼相媲美。
  • 轻飔吹帽何妨落:轻风习习,似乎能吹落帽子,这里形象地描绘了秋天微风的清凉与舒适。
  • 嚣市登山易得高:喧闹的市场和繁忙的人流使得登山变得容易,也象征着城市的繁华和喧嚣。
  • 烽火太平州送酒:烽火,古代用以报警的烟火信号。太平州可能是李商隐曾经工作或生活过的地方。此处提到的“送酒”可能是指某种庆祝活动或礼物传递。
  • 檄书馀暇客题糕:檄书,是一种官方文书,通常用于传达紧急消息或命令。在这里,“余暇”可能指闲暇之余的时间,而“客题糕”则是一种社交活动,类似于今天的点心或小吃。
  • 归来不尽良辰意:归来之时,无法完全享受美好的时光。
  • 更折黄花照鬓毛:折取菊花来装饰自己的头发,这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雅致行为。这里可能指的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或场合下,李商隐特意选择了这种行动。

译文:

在南楼上我登高望远,阴云密布让人感到有些畏惧。
南楼高耸,仿佛能压制住远方的喧嚣。
即使是轻风拂面,也不会让我的帽子掉下。
城市的喧哗和热闹,让登高变得更加容易。
在平安的日子里送来的酒,可能是为了某个特别的庆典或仪式。
闲暇之余,我们还可以一起品尝各种糕点。
尽管归家的心情难以抑制,但美景依旧让人留恋不已。
我们还会折一枝菊花戴在头上,作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纪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城市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南楼”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象征性的高点,代表着诗人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的描写,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美好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