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磨甲子门前柳,傲睨羲皇膝上桐。
晋宋一杯无认处,先生万古此山中。

【注释】

  1. 甲子:即甲子年,古代纪年的一种。
  2. 羲皇:即伏羲氏。
  3. 膝上桐:指《淮南子》中记载的伏羲氏与女娲氏的故事,说他们坐在膝上看天象。
  4. 晋宋一杯无认处:晋代、宋代时没有认出来的地方,这里暗含“无人识”的意思。
  5. 先生:这里指陶渊明自己。
  6. 万古:千秋万代,永久。
  7. 此山中:指柴桑,陶渊明的故居。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归隐后所作一首咏怀诗。首联写诗人退隐后的隐居生活;颔联抒发诗人对晋宋时期无人识得他的感慨;颈联表明自己的高洁志趣,即使隐居于山林之中,也决不苟活于尘世之中;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高尚人格的自信和自赏之情。全诗表现了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和超然脱俗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是陶渊明归隐柴桑后所作,其含义有二:一是诗人退隐后的隐居生活;二是表达诗人对晋宋时期无人识得他的感慨。
    首联“消磨甲子门前柳,傲睨羲皇膝上桐”,写诗人退隐柴桑后的隐居生活。诗人退隐之后,便过上了隐居的生活,每天看那门前柳树,悠然自得,无所事事,有时还会看看天上飞过的大雁,欣赏欣赏美丽的日出日落。“消磨”二字写出了诗人的闲适生活,而“傲睨”则写出了诗人的不屑与自豪。
    颔联“晋宋一杯无认处,先生万古此山中”,写诗人对于晋宋时期无人识得他的事实感到遗憾。晋宋时期是陶渊明一生最辉煌的时代,也是他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时候,但当时他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反而被世人所冷落,这无疑让诗人感到遗憾。
    颈联“晋宋一杯无认处,先生万古此山中”,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诗人用“晋宋一杯无认处”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处境,意思是说,在当时的社会里,人们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就像一杯普通的酒一样,毫无价值可言。而“先生万古此山中”则是说,自己虽然已经退隐多年,但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理想,这种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尾联“先生万古此山中”,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信和自赏之情。诗人认为,自己在万古长存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理想,这种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归隐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晋宋时期无人识得他的惋惜之情以及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信与自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