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读书松竹林,今之书林乃无竹。
有松无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邻烛。
十年人事桑田变,隔舍丁丁斧斤蹙。
归来窗下一灯青,夜半林空山鬼哭。
乃知艺木印岁寒,不似闭门翻故牍。
客来若问子孙枝,窗间正有声吾伊。
【注释】
松林:松树林,指藏书之所。
元同借邻烛:元代的王仪仲曾为友人借书,借书时说:“愿印一言。”意思是“愿以此言记之”。后来王仪仲名其读书之所曰松林愿(意为松林愿所藏之言)。
十年人事桑田变:此句是说十年来人事沧桑,世事变化。
隔舍丁丁斧斤蹙:此句是说隔着房屋,听到斧子砍伐树木的声音。
艺木印岁寒:艺,雕刻。指雕刻树木成文。岁寒,比喻坚贞,不屈。
吾伊:指王仪仲自己。伊,通“怡”,喜悦。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王仪仲名其读书之所曰松林愿(意为松林愿所藏之言)。他感叹过去松竹林立、灯火辉煌的读书环境,现在却已无竹,只有松,但有松也有竹何不可,只是松树也像邻家的蜡烛一样,随时可能被人借走。他叹息十年来人事沧桑,世事变化,而那曾经热闹的松林如今已空无一人。最后他感慨道:我王仪仲虽然也经历过人间世态炎凉,但我依然热爱自己的事业,就像雕刻树木一样刻印岁月的变迁。我王仪仲并不害怕被问及子孙枝事,因为在窗间正有声音传来,那是我的孙子在诵读《诗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王仪仲在松林愿读书的情景以及他对人生态度的坚守。诗中蕴含着对知识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