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臞仙鬓未班,谭经海上看青山。
曹江齑臼漫难读,禹庙梅梁去自还。
叠嶂晓晴诗笔锐,平湖风定酒船闲。
曾闻百粤多奇士,暇日清游盍叩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潘臞斋赴会稽讲席》。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四十岁的时候,瘦弱的身材还没有达到官位,在海上谈论经书就像看青山。
曹江上的人把琐碎的生活看作难以理解的学问,禹庙里的梅树梁上自有其归途。
叠嶂之上晴空如洗,诗歌笔力犀利;平静的湖面上,船儿悠闲自得。
曾经听说百粤之地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闲暇时何不清游一下去拜访他们?
注释:
- 四十:指年龄四十岁。
- 臞仙:指潘臞斋,瘦长的仙人形象,这里指诗人自己。
- 谭经:讨论、研究经书。
- 海上:比喻广阔的天地间。
- 青山:青山绿水,形容美丽的景色。
- 曹江:指曹娥江,浙江一条河流。
- 齑臼:古代用于搅拌食物的小石臼。
- 禹庙:指大禹治水的神庙,位于绍兴市。
- 梅梁:指大禹治水后留下的遗迹梅梁桥,位于绍兴市。
- 叠嶂:重叠的山峦。
- 晓晴:早晨晴朗的天空。
- 诗笔:指作诗的才能。
- 平湖:宽阔的湖泊。
- 风定:风停。
- 百粤:泛指广东一带。
- 奇士:有特殊才能的人。
- 叩关:拜访,此处暗指前往拜访百粤地区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潘臞斋赴会稽讲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愿与鼓励。诗人以“四十臞仙鬓未班”开篇,既表达了自己的年纪尚轻,尚未获得官职,也暗示了内心的志向远大;接着用“谭经海上看青山”来形容友人将要去的地方风光秀丽,充满诗意;“曹江齑臼漫难读,禹庙梅梁去自还”则描绘了友人即将到达的地方——曹娥江畔,以及禹庙附近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开始的新旅程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直接鼓励,希望他能够有所作为,成为百粤地区的杰出人物。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展现了他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