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披襟过雨初,尊开山阁晓钟余。
潜蛟抱冻江涛静,老鹤盘云岛木虚。
已分纵游忘吏隐,况论高迹托樵渔。
知公盛业沧洲在,好出龙门自著书。
诗句释义:
- 海国披襟过雨初,尊开山阁晓钟余: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山阁中与朋友们欢聚的情景。“披襟”意指脱去衣襟,形容天气阴沉,但仍然愿意和朋友一起相聚。“山阁”即山中的楼阁,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幽静的场所。而“晓钟”则表明这是在一个早晨。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天气和地点,表达了一种即使环境稍显阴沉,也阻挡不了友情的交流,朋友间的聚会总是让人感到愉快和放松。
- 潜蛟抱冻江涛静,老鹤盘云岛木虚: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以及朋友们的活动。“潜蛟”指的是隐藏在水下的蛟龙,“抱冻江涛”则形象地描绘了寒冷的江水。而“老鹤盘云”则可能是描述一只鹤在云间飞翔的情景,“岛木虚”则描绘了岛上树木因风雪而显得空旷的景象。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环境中。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 已分纵游忘吏隐,况论高迹托樵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已分”即已经明白或知晓,“纵游”意味着放纵自由地去游玩。“忘吏隐”即忘却官场生活,追求内心的自由。而“高迹”则是高尚的行为或品质,“托樵渔”则表示将这种高尚的品质寄托在普通的生活之中。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然和淡然。
- 知公盛业沧洲在,好出龙门自著书:最后两句是对前文的升华和总结。“知公盛业”即了解您的才华横溢,“沧洲”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宁静的湖泊或地方,象征诗人心中的一片净土。“好出龙门”则表示愿意走出困境,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自著书”则意味着自己写书立说。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以及他愿意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去创造美好的未来的决心。同时,这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自我提升的追求。
译文:
初春时节,英公在梦堂召集张墨岑张晓村鲍海门张石帆焦岩雅集,我们在山阁中畅饮。山中清晨,雨水刚停,山阁中钟声悠扬。
潜藏在水面下的蛟龙被寒冰包裹,江水平静如镜;老鹤在云间盘旋,岛屿上的树木因风雪而显得更加空灵。我们早已明白,纵情游历胜过做官的隐逸生活;更何况,我们谈论的都是那些高尚的事迹,寄托在我们平凡而朴实的生活里。
我了解您拥有如此杰出的才能,就像沧海一粟,您应该在这片宁静的湖泊中继续前行,开创属于您的新篇章。请您放心大胆地走出来,用笔墨书写自己的传奇故事。
注释:
- 海国:指中国。
- 披襟:解开衣襟,形容心情轻松。
- 山阁:山上的楼阁。
- 晓钟:晨钟,指早上的钟声。
- 潜蛟:潜藏的蛟龙。
- 抱冻江涛静:江水被冰冻住了,波澜不惊。
- 老鹤盘云:老鹤在云端盘旋。
- 岛木虚:岛上的树木因风雪而显得空荡。
- 已分:已经明白或知晓。
- 忘吏隐:忘却官场生活。
- 高迹:高尚的行为或品质。
- 沧洲:比喻心灵的净土,也可以是大海、湖泊等水域。
- 龙门:传说中的鲤鱼跳过黄河后化为龙门,象征着转变和机遇。
- 自著书:自行创作书籍。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文人雅集的场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传达了作者对友情、隐居、知识与创作的热情和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