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烟霞痼疾深,已将钟鼎等山林。
年来更有耽玄癖,烦向膏肓为一针。

【注释】

(1)恒斋:指恒山的道士。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晋代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士。著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神仙传》十卷等。

少小烟霞痼疾深:少年时就已沾染上烟雾缭绕的山林之疾。

钟鼎:古代饮食器物,这里指权贵的富贵生活。

耽玄:迷恋道术。

膏肓:古时病名。心下为“膻中”,其旁是“鬲”,鬲上是“肓”。在膈下三寸。因处心脏和胃部之间,药力难及,故称“膏肓”、“肓俞”或“肓膜”。

烦向膏肓为一针:麻烦你用针刺膏肓部位,以驱除内心的痼疾。(膏肓是中医术语,指肓俞穴。)

【译文】

少年时就染上了山林的痼疾,现在已经把权贵的富贵生活当成了山林。

近些年还特别迷恋道家的修炼,烦劳你在膏肓之处施针,驱除内心的痼疾。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诗人正任太子舍人,而恒山道士葛洪则被召入宫供奉。此诗是诗人给恒山道士葛洪的一首诗,表现了对恒山道士的敬仰和对道家学说的推崇。

首句点明自己早年就沾染上了山林中的痼疾,说明自己对山林的喜爱并非偶然。次句表明自己现在虽然已经身居庙堂之上,但内心依然如旧,与山林中的痼疾相伴。第三句写自己近来更加迷恋道家的修炼,希望恒山道士能给予指点。第四句写自己在膏肓(心脏和胃之间的部位)之处施针,驱除内心的痼疾。这四句诗通过反复描绘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恒山道士的敬佩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