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逾山窜草莱,乱离怀抱几时开?
元家运变黄河徙,汉土兵兴赤帜来。
夜寂堠亭烽火盛,月明江舰角声哀。
风沙满目乡关异,日暮愁登江上台。

双洲

涉水逾山窜草莱,乱离怀抱几时开?

元家运变黄河徙,汉土兵兴赤帜来。

夜寂堠亭烽火盛,月明江舰角声哀。

风沙满目乡关异,日暮愁登江上台。

注释:

  • 涉水逾山窜草莱:涉水越过山岭,逃窜到草丛中,形容在战乱中四处奔走,无处藏身。
  • 乱离怀抱几时开:在战乱中,人们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不知何时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
  • 元家运变黄河徙:指元朝的政权被推翻后,黄河改道,象征着元朝的灭亡。
  • 汉土兵兴赤帜来:汉朝的军队兴起,带来了红色的象征。可能是指明朝的建立或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
  • 夜寂堠亭烽火盛:夜晚宁静,但堠亭(古代边塞哨所)里烽火四起,显示战事紧张。
  • 月明江舰角声哀:月亮明亮的时候,江上的战舰发出哀伤的角声,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哀鸣或哀悼。
  • 风沙满目乡关异:风吹起漫天的沙尘,视线模糊,只能看到家乡的变迁和不同。
  • 日暮愁登江上台:太阳即将落山,我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心中充满了忧愁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画面,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涉水逾山窜草莱”直接点明了战乱的环境,人们四处奔波寻找庇护。第二句“乱离怀抱几时开”则表达了人们在动荡之中对和平的渴望。接下来,“元家运变黄河徙”与“汉土兵兴赤帜来”两句分别指出了元朝的灭亡和汉朝军队的到来,体现了历史的变迁。第三句“夜寂堠亭烽火盛”反映了战事的紧张,而“月明江舰角声哀”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氛围和凄凉。最后一句“风沙满目乡关异”和“日暮愁登江上台”则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展现了战乱中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