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裘毡帽紫骅骝,挟弹弯弧架铁矛。
飞放归来天欲暮,数声羌笛起高楼。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及写作手法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该类试题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与情感,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貂裘毡帽紫骅骝”,意思是穿着貂皮做的毛皮衣服,戴着毡帽,骑着一匹紫色的骏马;“挟弹弯弧架铁矛”。意思是手拿弓箭,弯弓搭箭,架起了一支铁矛。从这两句话中可知,这是描写一个将军在塞外打猎的场景。“飞放归来天欲暮”,意思是飞驰回营的时候,天色已经将晚。“数声羌笛起高楼”的意思是听到几声羌笛,就从高楼里传来了羌族人的歌声。
“羌”指西北少数民族。羌人善于歌舞和音乐,故有羌笛。
【答案】
译文:我身披貂皮毛皮衣服,头戴毡帽,骑着紫色的骏马在塞外打猎,手拿弓箭,弯弓搭箭,架起了一支铁矛。飞驰回营的时候,天色已经将晚,听到几声羌笛,就从高楼里传来了羌族人的歌声。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前两句写的是将军在塞外打猎的情景;后两句写的是从高楼传来的羌族乐曲。全诗以“飞放”“数声羌笛”等词为线索。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生动地表现了戍边将士们生活、战斗的艰苦,也反映了他们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