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云石下屋三间,瀑布当檐坐卧看。
怪底岩前龙忽起,夜来风雨不胜寒。
【注释】
眠云石:指卧龙山,在今四川省奉节县。覆船山: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北。草堂:杜甫晚年所建的茅屋,在成都浣花溪旁。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暮年流寓湖南,登临覆船山、草堂,感叹时序之变迁和身世之孤寂的。首句“眠云石下屋三间”,写草堂位置,点出“眠云”二字,为全诗定基调。“瀑布当檐坐卧看”,写草堂前有瀑布飞流直下,俯视而坐卧观赏。二句写景生动,境界阔大。
第三句“怪底岩前龙忽起”,写夜来风雨交加,山中水声震响,如龙在岩石上翻滚,使诗人联想到自己当年在草堂作《秋兴八首》,而今自己却漂泊异乡,不禁感慨万端。
尾句“夜来风雨不堪寒”,写风雨之猛烈。诗人以“龙起”、“不胜寒”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自己内心的凄凉感受。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其时诗人已离开成都,在湘江一带漂泊。他在湘西地区游览了覆船山和草堂后,回到长沙,写下了这首五律诗。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