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开湖口,高樯集岸隈。
山从庐阜起,江向武昌来。
近水皆杨柳,荒城半草莱。
客心元自速,更遣晓风催。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侧重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答题时注意首先读懂诗歌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画出相关语句,指出运用何种手法,最后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艺术效果。
“经湖口县”,点明诗中地点是湖口县。“高樯集岸隈”,描写了湖口县的景象,描绘的是一幅江边船桅林立,停泊在岸边的景象。“山从庐阜起,江向武昌来。”这两句描写了湖口县周边的山势和江水,展现了一幅湖口县的山水画,写出了湖口县地势险要,江流湍急的特点。“近水皆杨柳,荒城半草莱。”写近处的风景,近水的杨柳,荒芜的城郊,展现出湖口县的环境。“客心元自速,更遣晓风催。”写出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经过湖口县,
古县开湖口,
高桅聚岸边。
山从庐阜起,
江向武昌来。
近处杨柳绿,
荒城草长满。
客心常飘荡,
又被晓风吹。
注释:“经”经过;“古”“高”“近”“荒”等修饰语突出景物特征;“催”“心”等词语表现诗人的内心感受。赏析:
首联写诗人路过湖口县时所见之景,“高樯”即指船只上的桅杆,这里指船上的帆杆。“岸隈”指靠近岸边的山坡。一“高”一“近”两个修饰语突出地名的特征:一是湖口县地势险峻,二是湖口县风景优美,有美丽的山川景色和秀美的江水,还有茂密的杨柳和荒芜的城郊。颔联写诗人所见之景。“从”表顺承,表示原因;“山从”即指庐山,位于安徽宿松县东南,东临鄱阳湖。“庐阜”为皖南著名山峰,位于江西星子县北,是江南三大名山之一。“向”表方向,表示目的地。“武昌”今属湖北省武汉市,为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港口城市,也是省会武汉所在地。颈联写诗人所见之景,“近水”即指近处的湖水,“杨柳”指生长在湖边的柳树,“荒城”指荒废的县城。尾联写诗人内心感受:我本来想快速地赶路回乡,可是夜幕降临,晓风袭来,使我不能不放慢速度,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