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豪,再修《澎湖厅志》。
毕生致力文史,编修方志,厥有心得,最受肯定;而其文学著作,数量甚夥,亦属名家。
其中,《诵清堂诗集》、《诵清堂文集》、《瀛海客谈》、《潜园诗选》……等作内容,均与本地相关,惜除了《诵清堂诗集》外,馀皆亡佚。
《诵清堂诗集》共收录林豪古今体诗作一千零一十八首,分有十二卷,是先生晚年自所釐定之稿,民国四十六年由其侄孙林策勋辑刊,于菲律宾大众印书馆印行,以下所录林氏诸作,据此版本编校。
此诗集内容,与本地攸关者,计有《台阳草》二卷、《澎海草》一卷,前者或描写潜园生活,或叙台地社会民情,或抒发个人情怀,或采录史事名胜;后者偏于晓谕生徒之作,旁及客中兴寄与澎湖风土人情。
在诗艺表现上,善用散文句法,使句式活泼灵动;又迭以顶针修辞,使上下诗气衔承一贯,紧凑有劲;喜用歌行古体,在长篇巨幅中施展诗人才力等,是皆有过人之处。
(黄美娥撰)
生卒年:1831-1918),字嘉卓,1字卓人,号次逋,福
林豪
查阅内容
【注释】 1. 警世:告诫世人。 2. 石崇(chong):东晋时期大臣,封石勒侯,封地在汲县。 3. 范丹(dān):字子真,东晋时隐士。 4. 世事如棋局局新:世事变化像下棋一样,一步一个样。 5. 阴地不如心地好:心里没有杂念的地方比阴间还要好。 6. 买科便是发科人:中了科举就发了财。 7. 在山靠山水靠水:在山里靠山,在水上靠水。比喻做事要顺应自然。 8. 装鬼像鬼神像神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名为《翁孝子歌》。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相应的译文: 竹城孝子年十五,萱闱早逝依慈父。 竹城(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十五岁的孝子因为母亲的去世而依靠慈父为生。 慈父齿衰病在床,孝子侍疾不知苦。 慈父因年老体衰而卧病在床,孝顺的儿子却不知道照顾父亲的痛苦。 剖肝合药总无灵,刲股调羹那得愈。 尽管他剖开自己的肝脏来煎药,以及用身体割肉熬汤,但都未能治愈父亲的病。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警世 把了千钱要万钱,人生不乐也徒然。 今朝有酒今朝醉,一日清闲一日仙。 译文与注释: - 译文: 拿着千两的钱财还想万两,人生如果不快乐也是白搭。今天有酒喝今天痛快地喝,一天悠闲胜过一天神仙。 - 注释: "把了千钱要万钱" 意指贪婪地追求无尽的财富,"人生不乐也徒然" 暗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可能无法带来真正的幸福。"今朝有酒今朝醉" 表示活在当下的快乐
诗句解释: 1. 翁孝子歌:这是一首描述孝顺儿子的诗,表达了对这位孝顺子孙的赞美。 2. 由来至性:指某人从出生到成年一直保持的本性和性格。 3. 感行路:感慨自己的行为和道路。 4. 孝行况能昌厥后:表示他的孝行足以使后代昌盛。 5. 即今哲嗣:现在的贤明后代,这里的“哲”意味着智慧、明智。 6. 述遗徽:继承并发扬祖先的美德和传统。 7. 鸣咽语终泪如注:形容诗人听到这番话时,感动得哽咽
这首诗的格式是四句一韵,每句都是七个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黑心人有马儿骑,岂可人无得意时。 - 注释: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拥有马匹可以骑乘,但难道没有遇到得意的时刻? -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一种观点,即坏人有了条件也可以过上好日子,但真正的善者也会有好运气。 2. 怕者不来来不怕,疑人莫用用不疑。 - 注释:害怕的人不会来到,但不怕的人自然会出现;怀疑别人不要用他
【注释】: 警世:劝人不要做亏心事。 前人田地后人收,命里无财莫强求。 前人的田产是他们辛苦劳作的结果,后代子孙不应去争夺。如果命里注定没有财富就不要勉强去追求。 有事不如无事好,出门欢喜入门愁。 有事情的时候不如没有事情的时候好,出门的时候高兴,回到家门时却感到忧愁。 常将冷眼看螃蟹,莫替儿孙作马牛。 经常用冷漠的眼光看螃蟹,不要为了儿女的将来而牺牲自己。 一个铜钱四两福,谁人肯向死前休。
林豪,再修《澎湖厅志》。 毕生致力文史,编修方志,厥有心得,最受肯定;而其文学著作,数量甚夥,亦属名家。 其中,《诵清堂诗集》、《诵清堂文集》、《瀛海客谈》、《潜园诗选》……等作内容,均与本地相关,惜除了《诵清堂诗集》外,馀皆亡佚。 《诵清堂诗集》共收录林豪古今体诗作一千零一十八首,分有十二卷,是先生晚年自所釐定之稿,民国四十六年由其侄孙林策勋辑刊,于菲律宾大众印书馆印行,以下所录林氏诸作
相关推荐
沈钦圻,字淂舆,是清朝的诗人。 沈钦圻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众多,他以诗歌创作著称于吴中。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受到刘长卿诗风的影响,又有陆游的豪放之气。他在中年喜爱刘长卿,晚年则倾心于陆游的诗风。这种对两位伟大诗人风格的兼收并蓄,使得他的诗作既有深远的意境,又不失豪迈的精神
林豪,再修《澎湖厅志》。 毕生致力文史,编修方志,厥有心得,最受肯定;而其文学著作,数量甚夥,亦属名家。 其中,《诵清堂诗集》、《诵清堂文集》、《瀛海客谈》、《潜园诗选》……等作内容,均与本地相关,惜除了《诵清堂诗集》外,馀皆亡佚。 《诵清堂诗集》共收录林豪古今体诗作一千零一十八首,分有十二卷,是先生晚年自所釐定之稿,民国四十六年由其侄孙林策勋辑刊,于菲律宾大众印书馆印行,以下所录林氏诸作
清蒙古正黄旗人,乌尔济氏,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 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授检讨,官至侍读。 所居称梧门书屋。 收藏法书名画盈屋。 曾从翰苑所藏《永乐大典》抄录宋元人集一百三十家。 生平熟悉朝章典故,有《陶庐杂录》、《清秘述闻》、《槐厅载笔》、《存素堂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