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
年时节,元夜时,云鬓插小桃枝。今年早,不见你,泪珠儿,滴满了春衫袖儿。
【三月】
春三月,花满枝,秋千惹绿杨丝。才蹴罢,舒玉指,摸腰儿:谁拾得鲛绡帕儿?
【四月】
清和节,近洛时,寻思了又寻思。新荷叶,浑厮似。花面儿,贴在我芙蓉额儿。
【译文】:
正月:
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也是元宵之夜,我插着小桃枝云鬓。今年早早地就见不到你,泪珠子滴满了春衫袖儿。
三月:
春天三月,花儿满枝头,秋千惹动绿杨丝。才玩完秋千,我的玉指又摸腰。谁又捡到鲛绡帕?
四月:
清明和节,接近洛阳时,我又想又思。新荷叶,像浑圆的玉石。花面贴在我芙蓉额上。
【注释】:
商调 · 梧叶儿 · 正月:这是一首描写古代节日的词。”年时节”、”元夜”都是描述元宵佳节。”云鬓”是指女性的发髻高耸如云,这里指的是女子的头发被束成小卷。”小桃枝”是形容女子佩戴的小饰品。”今年早”表示作者在等待某人的到来,但对方却迟迟未出现。”泪珠儿”是形容作者因思念对方而产生的悲伤心情。”春衫袖儿”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思念而湿润了的衣裳袖子。
三月:春天三月,花朵盛开,秋千荡起绿杨丝。”才蹴罢”指的是刚刚玩过秋千,”舒玉指”则是形容女子的手白皙如玉。”摸腰儿”则是形容女子的柔软腰部。”谁拾得鲛绡帕儿”则是在询问是否有人捡到了鲛绡制成的帕子。
四月:清明节和节,靠近洛阳时,我又开始思考。新荷叶如同浑圆的玉石般美丽。花面贴在芙蓉额上,即脸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