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深处隐,时事不须闻。
门闭千峰雨,楼吞万壑云。
种花篱密护,接竹水遥分。
羞作千人态,甘心鹿与群。
山居
青山深处隐,时事不须闻。
门闭千峰雨,楼吞万壑云。
种花篱密护,接竹水遥分。
羞作千人态,甘心鹿与群。
- 注释:
- “青山深处隐”:形容隐居在青山之中的宁静和隐蔽。
- “时事不须闻”:表明作者对于外界的政治或社会事务不关心,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和小范围的隐居生活。
- “门闭千峰雨”:通过“闭门”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状态。
- “楼吞万壑云”:形容居所之高远,如同楼阁能吞噬周围的云彩,表现出居处的壮观和超然。
- “种花篱密护”:通过“种花”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 “接竹水遥分”:通过“接竹”形象地描绘出一种亲近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 “羞作千人态”:表达了作者不愿意模仿他人、追求表面虚荣的态度。
- “甘心鹿与群”:通过“鹿”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愿意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平静,不愿随波逐流的性格特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环境与心境。首句“青山深处隐”,直接点明了隐居之所的环境特征,即位于青山之中的幽静之地。接下来的句子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自得其乐,不关心外界的纷扰。
诗中的“门闭千峰雨”与“楼吞万壑云”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住所的壮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而“种花篱密护”、“接竹水遥分”两句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羞作千人态”和“甘心鹿与群”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个性特征。他不愿模仿别人,追求个性独立和内心平和,宁愿做一个像鹿一样自在、不受外界干扰的自然存在。这种对自我真实表达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