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平昔心如铁,句法澄江湛秋月。
地炉无火耸山肩,坐对梅花咀冰雪。
是中何好有底怜,其乐自谓超三禅。
想君曩岁客淮上,冻脚遍历溪桥边。
见花辄饮醉即归,龙蛇挥扫争新奇。
至今清梦时到旧游处,尚记幅巾直掇横筇枝。
锦囊投我须鄙句,正似西子枉驾招东施。
梅兮梅兮,尔今但有一夔足,世人未识本来之面目。
寄谢无为老衲他日但过时,当为浮香主人留一宿。
这首诗是苏轼对朋友王定国和梅尧臣的怀念之作。王、梅二公都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大家,他们的诗作在宋代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这首诗就是苏轼对他们的赞美之词,表达了他对两位好友的敬仰之情。
以下是逐句释义:
“用时元瑜韵”:这里的”元瑜”是指宋代的文学家欧阳修,他与苏轼、梅尧臣并称”三苏”,是苏轼的好友。”时元瑜韵”可能是在借用欧阳修的诗歌风格或主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广平平昔心如铁,句法澄江湛秋月。”:这里的”平昔”是指过去,”澄江湛秋月”则是描写江水清澈、月光明亮的景象。这句诗可能是在回忆与王、梅二公共度的美好时光。
“地炉无火耸山肩,坐对梅花咀冰雪。”:这里的”无火”可能是指没有热火的地炉,而”耸山肩”则形容自己像山峰一样坚定。”坐对梅花咀冰雪”则是在赞美梅花的傲骨和坚韧,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
“是中何好有底怜,其乐自谓超三禅。”:这里的”何好”可能是指为什么喜欢,而”怜”表示珍视。”其乐自谓超三禅”则是说自己在与友人相聚时的快乐超越了佛教所说的三界(色界、欲界、无色界)的境界。
“想君曩岁客淮上,冻脚遍历溪桥边。”:这里的”曩岁”指的是过去的岁月,”客淮上”可能是指曾经在淮南地区居住过。”冻脚遍历溪桥边”则是描述了自己在严寒季节里走过了无数溪桥,体现了对友情的执着追求。
“见花辄饮醉即归,龙蛇挥扫争新奇。”:这里的”辄饮”表示见到花就喝,”醉即归”则是喝醉了就回家。”龙蛇挥扫争新奇”则是形容自己饮酒作诗时的豪放不羁,以及追求新颖独特的创作风格。
“至今清梦时到旧游处,尚记幅巾直掇横筇枝。”:这句话可能是在回忆与王、梅二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自己当时的行为举止。”幅巾直掇横筇枝”则是回忆起当时的一些细节,比如自己头戴幅巾,手持横筇枝等。
“锦囊投我须鄙句,正似西子枉驾招东施。”:这里的”锦囊投我”可能是指有人将自己的诗句投给苏轼,而”鄙句”则表示对那些诗句不屑一顾。”正似西子枉驾招东施”则是在比喻自己的诗歌风格与西施(美丽动人)不同,无法吸引众人的目光。
“梅兮梅兮,尔今但有一夔足,世人未识本来之面目。”:这里的”梅兮梅兮”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强调梅花的美丽。”尔今但有一夔足,世人未识本来之面目”则是在感叹梅花虽然只具备一种美,但却被世人忽略了它真正的价值。
“寄谢无为老衲他日但过时,当为浮香主人留一宿。”:这是诗人向王、梅二公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希望他们能够记住这个时刻,未来有机会再相见时,苏轼愿意为他们留宿,以示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朋友王定国和梅尧臣的怀念之作。诗人通过对两人的描绘,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揭示了友谊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