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消烦暑,长途促晚行。
落霞明远岫,返照下孤城。
月傍山村出,风从古渡生。
仆夫毋乃倦,彼此亦关情。
【注释】
- 野寺:指荒僻的寺庙。消烦暑:解除暑热。
- 长途促晚行:旅途漫长而天色已晚,急于赶路。
- 落霞明远岫:夕阳映照着远处的群山。
- 返照:太阳下山后的余光。
- 月傍山村出:明亮的月光从村落中升起。
- 风从古渡生:微风吹拂着古老的渡口。
- 仆夫毋乃倦:不要感到疲倦。
- 彼此亦关情:彼此都关心着对方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途旅行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旅途劳顿的感慨。
第一句“野寺消烦暑”,诗人来到一个荒僻的小寺庙,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宁静的环境有助于缓解旅途中的疲劳,也使得炎热的暑气得到了消解。这里的“消烦暑”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心情的一种抒发,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静谧环境的喜爱。
第二句“长途促晚行”,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匆忙,因为时间紧迫,不得不加快脚步。这种紧迫感反映了作者旅途的艰辛,也体现了他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努力前行,展现了他对旅程的重视和对目标的执着。
第三句“落霞明远岫”,描绘了夕阳下远山被晚霞染红的景象。这里的“明”字不仅形容了晚霞的明亮,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同时,“远岫”一词也赋予了景色一种深远、高远的感觉,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壮丽和动人。
第四句“返照下孤城”,则转向了另一个场景,夕阳的余辉照在孤零零的古城上。这里的“返照”不仅描绘了夕阳的美丽,更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而孤城的出现,则给人一种孤独、寂寞的感觉,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两句“月傍山村出,风从古渡生”,则将视角从城市转移到了乡村和古渡。月亮从山村升起,微风吹拂着古老的渡口,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使得整首诗的气氛变得更加宁静和舒适。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旅途劳顿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浓厚的艺术感,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